野翁亭
在今浙江临安县于潜镇西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二》: 野翁亭 “在于潜县 (今临安县西于潜镇)西一里。 宋熙宁中县令刁建。 苏轼有 《野翁亭》诗”。
在今浙江临安县于潜镇西。《清一统志·杭州府二》: 野翁亭 “在于潜县 (今临安县西于潜镇)西一里。 宋熙宁中县令刁建。 苏轼有 《野翁亭》诗”。
即今湖南韶山市东南银田镇。明天顺三年 (1459) 于此建银田寺。镇因寺为名。
十六国前凉置临松郡,治所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南马蹄乡。《魏书·地理志》 讹作临杜郡。
亦称把边寨关。在今云南凤庆县南四十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8顺宁府:把边关“在把边山上, 为府之险阨”。
从吉林朝阳川(今龙井市西北)至延吉(今延吉市)。长10公里。为天图铁路支线。1924年由中日合建。1933年被拆除,改建。
①又名治平寺。在今四川重庆市城东小什字。据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 载: “治平寺有石刻‘西山佛’ 三字,旁刻开山祖月名。祖月,宋治平时僧也。有罗汉、先天二洞,皆古洞。” 罗汉寺以罗汉堂里的五百阿罗汉
在今河北赤城县西南四十里三岔口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龙门卫:三岔口堡“东北抵赤城,南通雕鹗,西达卫城,为行旅三岐之路,因名。本民堡,嘉靖二十八年始议筑城,置戍”。
北魏孝昌中析南修武县置,属汲郡。治所在清阳城(今河南辉县市西南)。北齐废。古县名。北魏孝昌中析南修武县置,治清阳城(今河南修武县东北)。属汲郡。北齐废入修武县。
①南朝梁大同二年(536)置, 治在宣汉县(西魏改为石城县,在今四川达川市)。唐杜佑《通典》卷175《州郡》:万州“以州内地万余顷,因以为名”。辖境相当今四川达川、达县、开江、宣汉等市县地。西魏废帝二
隋唐东都宫殿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。《元河南志》 载: 流杯殿 “在丽春台北,殿上漆渠九曲,从陶光园引水注庄敬院。隋炀帝与宫人为曲水之饮”。
在今内蒙古托克托县以西黄河北岸一带。《魏书·太宗纪》: 泰常六年 (421) 七月,拓拔嗣“遂至于河,八月庚子,大狝于犊渚”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东南、黄河北岸。北魏泰常六年(419年),拓跋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