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宋置,属盘石县。在今四川资阳市东南七十里东峰镇南。
①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西郢州置,治所在比阳县 (今河南泌阳县)。北周改为真昌郡。②唐天授二年 (691) 置,治所在鸿门县 (今陕西临潼县东零口镇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临潼、高陵、渭南等县市地。大
又名过路凼、过路场。即今四川大足县东北六十里国梁镇。道通铜梁县。民国时为纪念黄花冈七十二烈士饶国梁烈士而改名。
在今广西桂林市南五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“相思棣,长寿元年筑,分相思水使东西流。” 《明一统志》 卷83桂林府: 相思江 “源出卧石山下。有相思埭,唐长寿初筑,分相思水使东西流,东流合漓江,西流
明洪武三十年 (1397) 改铜鼓千户所置,属湖广都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东南铜鼓乡。二年后废。建文四年 (1402) 复置,清雍正五年 (1727)改置锦屏县。明洪武三十年(1397年)改铜鼓千户所
即今广东电白县东树仔镇。清道光 《电白县志》 卷8: 树子墟 “在县 (今电城镇) 西十五里”。
即哈喇火州。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六十余里高昌故城西之三堡 (阿斯塔那)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 “哈剌火者”。
①在今江西德安县西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水东径琵琶山南,山下有琵琶湾,又东径望夫山南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111江州德安县: 望夫山“在县西北二十里”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0江州: 望夫山“高一百丈
在今缅甸西部阿拉干地区和印度阿萨姆邦南部一带。唐樊绰《蛮书》卷10:“小婆罗门,与骠国及弥臣国接界,在永昌北七十四日程。”
在今江苏无锡市东北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常州府一》:五部湖“东西三十里,南北十里,其源浊而流清,溉田百余顷。汉末,陶谷隐居五部湖,即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