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铜山县

铜山县

①唐武德四年 (621) 置,属西濮州。治所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北。贞观十一年(637)属髳州。天宝后废。

②唐调露元年 (679) 于废铜山监置,属梓州。治所在今四川中江县东南九十里广福镇 (俗名铜山寺)。《寰宇记》 卷82铜山县: “以铜山为名。”北宋属潼川府。元至元二十年 (1283) 废入中江县。

③金大定二十九年 (1189) 改东平县置,属咸平府。治所在今辽宁开原市南中固镇。元废。

④清雍正十一年 (1733) 置,为徐州府治。治所即今江苏徐州市。民国初为江苏徐海道治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


(1)古县名。(1)唐调露元年(679年)析郪、飞鸟二县置,治今四川省中江县东南广福镇。属梓州。元至元二十年(1283年)废。(2)金大定二十九年(1189年)改东平县置,治今辽宁省开原市南中固镇,属咸平府。元废。(2)今县名。在江苏省西北部、微山湖南岸,西南与安徽省交界。属徐州市。面积1999.6平方千米。人口128.7万。辖22镇。县人民政府驻铜山镇。春秋彭城邑。秦置彭城县,属泗水郡。西汉至金均称彭城县,历为楚国、彭城国、徐州、彭城郡治。蒙古至元二年(1336年)废县并入徐州。清雍正十一年(1733年)升徐州为府,置铜山县为府治,以县东北境微山湖畔有铜山(今已沦入湖中)故名。《大清一统志》:铜山“在铜山县东北八十里,与利国驿连境。旧常产铜,故名”。1912年废府留县。1914—1927年为徐海道治。1927年直属江苏省。1945年析城区置徐州市。1948年铜山县被划为铜北、铜山、邳睢三县和徐州市郊区,属山东省。1949—1952年先后归山东省台枣专区和滕县专区领导。1953年撤销铜北县、邳睢县,恢复铜山县建制,属江苏省徐州专区,县人民政府驻徐州市。1961年划归徐州市领导。1962年复划归徐州专区。1970年属徐州地区。1983年复归徐州市领导。2002年迁治铜山镇。地处黄淮平原与低丘陵相间地带。主要河道有京杭运河、废黄河、郑集河、屯头河、房亭河等。属南温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稻、玉米、大豆、甘薯、棉花、花生、芝麻、烟叶为主,是全国粮棉、蔬菜、山羊板皮和生猪生产基地县。汉王乡玫瑰花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,是中国重要的玫瑰花产地,素有“玫瑰之乡”美称。有建材、煤炭、轻纺、化工、冶金、机械、电器、食品等工业。矿产有煤、铁、石灰石、大理石、石英、耐火黏土等。陇海、京沪铁路交叉境内,京杭运河贯穿东西,104、206、310国道经此,为苏、鲁、豫、皖交通咽喉。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北洞山楚王汉墓、汉王拔剑泉、汉王庙、楚王山汉墓群、小龟山西汉楚王刘注墓、茅村汉画像石墓、文徵明碑刻和阎窝惨案纪念馆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董峰山

    原名董奉山。在今河南信阳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50信阳州: 董峰山 “在州西南五十里。峰峦竞起,高出群山。上有黑龙洞”。

  • 温府州

    即温肃州。唐置,治所在大石城 (今新疆乌什县)。即“温肃州”。

  • 乌德健山

    亦作乌德鞬山、乌德犍山、乌都鞬山、乌罗德健山。即于都斤山。今蒙古国西南之杭爱山。《新唐书·回鹘传·葛逻禄》:天宝时,“葛禄之处乌德犍山者臣回纥”。

  • 戒空寺

    即江巴林寺。在今西藏昌都县城杂曲与昂曲汇流处之楮惹山上。清乾隆《卫藏通志》卷6:察木多“有江巴林寺,亦名戒空寺”。

  • 飞井堡

    北宋置,属镇戎军乾兴砦。在今宁夏固原县东北。后废。

  • 乌兰乌苏

    即今新疆沙湾县东南乌兰乌苏镇。清道光《新疆识略》卷2乌鲁木齐:乌兰乌苏台“西至安集海一百一十里”。

  • 白豹山

    在今湖南永兴县西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永兴县:白豹山“山险峻,高数百丈,周百余里,接衡州府来阳县界”。

  • 茅坝

    唐置,在今四川江津市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乾宁三年 (896),荆南将许存 “弃城走,其众稍稍归之,屯于茅坝”。胡注: “宋白曰: 渝州江津县有茅坝驿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69江津县: 茅坝驿“在县东。

  • 庐柳

    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北。《左传》:僖公二十四年(前636),“二月甲午,晋师军于庐柳”。即此。古邑名。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北。《左传》僖公二十四年(前636年):秦送晋公子重耳入晋,济河

  • 委鲁母

    在今新疆乌鲁木齐市。顾炎武 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 卷117 《西域土地人物略》: “土鲁番,回回种,田产各色果品树木。西北有委鲁母。” 宣统 《新疆图志》 卷1: “乌鲁木齐,谨案 《天下郡国利病书》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