锅顶山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。清光绪 《昌平州志》 卷5: “城西六十里禾子涧,俗称锅顶山。” 今禾子涧东有锅顶山。
在今北京市昌平县西。清光绪 《昌平州志》 卷5: “城西六十里禾子涧,俗称锅顶山。” 今禾子涧东有锅顶山。
即今福建霞浦县南海中西洋岛。《方舆胜览》卷10福州:西洋“在巨海中,莫知畔岸”。万历《福宁州志》沿海图:州南有西洋山。
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东南。清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7: 乌苏里江西岸,北至混同江南岸旧设噶珊有 “模尔忒伊”。
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旧芙蓉驿置,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南。明初置,在今广东省英德市西南。
①在今江西南城县东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35建昌军: 望州岭 “在南城县东二十余里。峨嵯高出岭巅,有巨石可登陟,望见临川,下瞰郡城如指掌”。②在今广东新兴县东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肇庆府新兴县: 望
在今广东新会市西八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广州新会县: “以南海郡之新会、义宁二县置冈州新会郡,以地有金冈以名州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府新会县: 金冈山,“其地产金,下有淘金坑,傍皆沃壤,
①即阿迷。元属察哈汗国。即今新疆阿克苏市。②又名奄蔡、阿思。在今高加索以北,顿河下游一带。《元史·定宗纪》:“又从诸王拔都西征,次阿速境。”即此。
明置,属镇番卫。在今甘肃民勤县西南一百二十里蔡旗乡。清初设守备,后改千总。
即今朝鲜咸镜南道东部北青之大川。源出赴战岭山脉,东南流入日本海。《金史·高丽传》:“石适欢立幕府于三潺水。其尝阴与高丽往来为乱阶者,即正其罪,余无所问。康宗以为能。”
①明置,属石泉县。即今四川北川县西石板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石泉县:石板关“在县西六十里……旧皆为戍守处”。②在今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南五十六里石桥乡。《清一统志·思南府》关隘:石板关“在务川县西
在今广东潮安县西北古巷镇南枫洋村。旧属海阳县,明洪武初置巡司于此。四年 (1371) 移治今潮州市南园头村。嘉靖末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