锦绣山
在今湖北武昌县东南,接鄂州市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9武昌府: 锦绣山“在府城东南七十五里。山多桃李,每春时花开如锦绣”。
在今湖北武昌县东南,接鄂州市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59武昌府: 锦绣山“在府城东南七十五里。山多桃李,每春时花开如锦绣”。
即今云南南涧彝族自治县西南浪沧乡 (公郎)。旧属蒙化县,民国时设县佐。
宋置,属莲城县。在今福建连城县东冠豸山附近,为县治东障。清初改名冠豸寨。北宋筑,在今福建省连城县东莲峰山。后改冠豸寨。
今香港南大屿山梅窝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) 南宋端宗赵昰避元兵曾驻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广州新安县 “梧桐山” 条内: “梅蔚山在县内百里大海中。《行朝录》: 景炎二年正月,南狩幸此。今有石殿遗
①即今北京市顺义县东五十六里张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6三河县图:西北有张各庄镇。②即今河北丰润县西南七十里小张各庄镇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4丰润县图:西南有张各庄镇。
金置,属苏门县。在今河南淇县西南早生村。
明成化中置,在今广东阳山县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 连州》: 高滩营 “系八排三坑猺出入之路”。明成化中置,在今广东省阳山县西北。
在今贵州大方县西。本明水西酋长卧这居处,故名。清康熙三年 (1664),贵州水西土司安坤反叛,吴三桂率师由乌西攻安坤于此。在今贵州省大方县西。清康熙三年(1664年),贵州水西土酋安坤叛乱,吴三桂率师
即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(沙坪镇)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峨眉县“靖彝堡”条下:“中镇亦在县西南, 临中镇河, 明初置巡司于此。”后移巡司于大围山(今峨眉山市西南大为镇)。
即今浙江绍兴县西北二十里齐贤镇。原名下方桥,1932年改今名。据传东晋王羲之、南宋陆游等均曾在此齐集名贤饮酒赋诗,故名。(1)在上海市奉贤区中北部。面积20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齐贤,人
一名青堆沙。在今安徽当涂县西南二十里江岸河滩地。《陈书·周文育传》: “徐嗣徽引齐寇渡江据芜湖,诏征文育还京,嗣徽等列舰于青墩,至于七矶,以断文育归路。及夕,文育鼓噪而发,嗣徽等不能制。” 一说在芜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