镂方县
西汉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平安南道成川、阳德之间。西晋后废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朝鲜平安南道成川、阳德二郡之间。属乐浪郡。西晋后废。
西汉置,属乐浪郡。治所在今朝鲜平安南道成川、阳德之间。西晋后废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朝鲜平安南道成川、阳德二郡之间。属乐浪郡。西晋后废。
源出今山东潍坊市东南东留庄,北流入海。唐置寒水县以此名。
在今广东惠州市西。宋唐庚有 《登栖禅山》诗。古山名。在今广东省惠州市西。宋唐庚有《登栖禅山》诗。
即常山关。在今河北唐县西北一百十里倒马关乡。《水经·滱水注》: “滱水又东历鸿山,世谓是处为鸿头,疑即 《晋书地道记》 所谓鸿上关者也。”即“鸿上塞”、“常山关”。
清置,属安吉县。即今浙江安吉县北梅溪镇。《吴兴掌故集》 卷13: “安吉之梅溪以梅得名。”1951年至1958年安吉县治此。(1)在浙江省安吉县东北部,邻长兴县。面积61.6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
即今湖南耒阳县东境猴息山。《水经·耒水注》: 耒阳 “县有溪水,东出侯计山,其水清沏,冬温夏冷,西流谓之肥川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耒阳县: 侯计山在 “县东七十五里。相传诸葛武侯息此计兵。一名侯息山
①三国魏黄初五年(224)开凿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北隅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文帝纪》:黄初五年(224),“是岁,穿天渊池”。北魏杨衒之《洛阳伽蓝记》卷1:“华林园中有大海,即魏天渊池。池中犹有文
又名花山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北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17峨眉县:花山“即铧山,在县西北十里。产茶。《峨眉山志》:即四峨山,其形棱瓣如花,因名”。
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费县“大沫崮”条:一泉崮“上有泉一泓,虽旱不涸”。
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一百三十里步达远满族乡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宽甸县图:东有不达远。
在今陕西蓝田县东南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6蓝田县:“玉谿馆在县东南四十五里,入商州路,俗曰硙子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