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长城县

长城县

①西晋太康三年(282)分乌程县置,属吴兴郡。治所在富陂村(今浙江长兴县东十八里)。《元和志》卷25长城县:“昔阖闾使弟夫㮣居此,筑城狭而长,因以为名。”东晋咸康元年(335)移治箬溪北(今长兴县东二里)。隋开皇九年(589)省。仁寿二年(602)复置,属湖州。大业初属吴郡,大业十二年(615)徙治夫㮣王故城(今长兴县南古城),大业末于此置长州。唐武德四年(621)改绥州,寻改雉州,武德七年(624)州废,县属湖州,并徙治今长兴县(雉城镇)。五代梁开平三年(909)改名长兴县。

②十六国前秦置,属长城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富县西南六十里固县。西魏改名三川县。

③西魏废帝二年(553)改黄石县置,为长城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十里。隋大业初改名百泉县。

④唐武德四年(621)分余干县置,属饶州。治所在今江西余江县锦江镇南。八年(625)废。

⑤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濮州。治所在今山东鄄城县境。五年(622)省入临濮县。

⑥唐垂拱元年(685)置,属姚州。治所在今云南大姚县西南二十八里七街。天宝初更名泸南县。


古县名。(1)西晋太康三年(282年)析乌程县西乡置,治今浙江省长兴县东南。属吴兴郡。东晋咸康元年(335年)徙治今长兴县东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并入乌程县。仁寿二年(602年)复置。大业十一年(615年)徙治今县城南古城。大业末为长州治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为绥州治,寻为雉州治。七年雉州废,县移治今长兴县。五代梁开平二年(908年),吴越避梁太祖父朱诚讳,改名长兴县。(2)十六国前秦苻坚于长城原置,治今陕西省富县西南三川驿。属长城郡。西魏废帝三年(554年)改名三川县。(3)西魏废帝二年(553年)改黄石县置,治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东南。为长城郡治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改为百泉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酉观

    在今湖南辰溪县南十里潭湾镇沅江南岸。《清一统志·辰州府》:大酉观“在辰溪县南大酉山下。宋祥符间建”。明万历三十六年(1608)重建。旧为游览胜地。观旁有大酉洞。

  • 沥湖

    ①即麻湖。在今安徽和县西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和州:麻湖在“州西三十里。周围七十里。旧称巨浸。一作��湖,又作沥湖”。②在今安徽东至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7建德县:沥湖

  • 蒲葵关

    在今福建漳浦县西南三十里盘陀岭上。《清一统志·漳州府》 引 《府志》: 蒲葵关 “即盘陀岭,汉时南越故关也。汉元鼎五年击南越,东越王余善以兵从至揭阳,心持两端。汉破番禺,引兵还击之,破此关而入”。

  • 看都银场

    北宋置,在今江西南丰县东南康都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6建昌军: 南丰县有 “看都” 银场,后废。

  • 松林庄古猿化石遗址

    在今江苏泗洪县西南六十二里天岗湖乡松林庄。我国东部地区首次在此发现古猿化石遗址。根据化石特征和地理位置,考古工作者命名为 “宽齿江淮猿”,生活时代距今1200万年,可与非洲肯尼亚、乌干达发现的 “原康

  • 太平镇

    ①即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太平河村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海龙厅图:北有太平河。②北宋置,属涟水县。在今江苏涟水县北。③北宋置,属仙游县。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南枫亭镇。④在今江西永修县艾城西北。《元丰

  • 曾庙

    在今山东嘉祥县南三十二里南武山南麓南武山村西。因祀孔子弟子曾参而建。曾参 (前505一前436),字子舆,事亲至孝,作 《孝经》。清代封为宗圣,故曾庙又称宗圣庙。《清一统志·济宁州》: 宗圣曾子庙 “

  • 磁湖铁务

    北宋置,属大冶县。在今湖北黄石市西铁山区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6大冶县: “磁湖一铁务。”

  • 磁涉铁路

    从今河北武安县西南磁山至涉县。长59公里。为邯涉铁路的一段。1947年动工修建,次年建成。

  • 永宁堡寨

    在今甘肃岷县东六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7岷州卫“茶埠峪寨”条下:“自是而东又有冷落山、永宁堡、弄松堡三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