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长陵

长陵

①西汉高祖刘邦的陵墓。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约四十里。《汉书·高帝纪》:惠帝元年(前194)“五月丙寅,葬长陵”。现陵冢长180米,宽175米,高80米,呈长方形夯土堆,远望之若山丘陵起,十分雄伟。

②为北魏孝文帝元宏的陵墓。在今河南洛阳老城西北三十里孟津官庄村东的大冢。《魏书·高祖纪》载:太和二十三年(499),“夏四月丙午朔,帝崩于谷塘原之行宫,时年三十三。……还京师。上谥曰孝文皇帝,庙曰高祖。五月丙申,葬长陵”。

③在今北京市昌平县北天寿山中峰之下。明十三陵之一。为明成祖朱棣之陵。在明十三陵中规模最大。建于永乐七年至十一年(1409—1413)。《明史·成祖纪》:永乐二十二年(1424)九月,“葬长陵”。外院有陵门、神库、神厨及碑亭。中院有享殿棱恩殿、棱恩门、棂星门。后院有宝城、明楼。宝城下即地宫。1955年地面建筑进行全面整修。


(1)在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。明成祖朱棣及其皇后的陵墓,为明十三陵中建造最早、规模最大的陵墓。建于永乐七年到十一年(1409—1413)。有陵门、神库、碑亭、祾恩殿、棂星门、宝城、明楼等建筑,部分已不存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(2)在陕西省咸阳市东约20千米窑店乡三义村附近。是西汉高祖刘邦的陵墓。汉惠帝元年(前194年)葬此。陵冢长153米,宽135米,高32.8米,呈长方形夯土堆。周匝并有夯筑的土城,四面阙门痕迹,尚可辨识。陵墓附近曾出土过“长陵东当”、“长陵西当”和“长陵西神”文字瓦当。陵址建筑在渭水北岸的高原边缘,远望之若山丘隆起,十分雄伟。长陵偏西为吕后冢,再西为惠帝刘盈安陵,长陵东侧为景帝刘启阳陵。还有许多贵族墓,东西两旁长达20千米内,土冢累累。故俗语有:“三原桥(龙桥),泾阳塔(崇文塔),不抵咸阳的冢圪塔。”极言墓冢之多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溜县

    东汉改中留县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在今广西武宣县西南。三国吴复为中留县。即“中留县”。

  • 上清观

    在今江西贵溪县上清镇东。汉张道陵之后世居于此。唐名真仙馆。北宋大中祥符间改上清观。清康熙时御赐“太上清宫”匾额。即“上清宫”。

  • 稔山汛

    即今广东惠东县东南稔山镇。为海防要地,清时有千总驻防。

  • 山车塘

    即今云南马关县东北四十里山车乡。清有经制外委驻此。壮语“山”为三,“车”为水,意即三个水塘。

  • 东场县

    五代梁开平四年(910)钱镠改东阳县置,属婺州。治所即今浙江东阳市。北宋咸平二年(999)复名东阳县。古县名。五代梁开平四年(910年)吴越改东阳县置,治今浙江省东阳市。属婺州。北宋咸平二年(999年

  • 汤站堡

    明置,属定辽右卫。即今辽宁凤城市东南汤山城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辽东都司“宁东堡”条下:“汤站堡在险山堡西,其西南与凤凰城接界。”

  • 三余镇

    即今江苏通州市(金沙镇)东四十二里三余镇。东滨海。因垦地分属旧余西、余中、余东三盐场,故名。在江苏省通州市东北部,团结河、三余河畔。面积79平方千米。人口7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余,人口1.4万。清光

  • 池口镇

    北宋置,属贵池县。在今安徽贵池市西北池口。《清一统志·池州府一》:池口镇“在县西北五里黄龙矶上。金置池口驿于此。旧有巡司。今裁”。古镇名。即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西北池口。金置池口驿,明置巡检司于此。

  • 东苑

    ①亦称东园、东明园。为金代皇家御园。在金中都(今北京市)皇城内东垣内侧迤南,西邻宫城东垣,北至东华门处。《大金国志》载:大定十七年(1177)四月,“国主与太子诸王在东苑赏牡丹”。②亦名梁苑、兔园、竹

  • 长塘湖

    又名洮湖。在今江苏溧阳市东北、金坛市南之长荡湖。《晋书·苏峻传》:东晋咸和三年(328)苏峻既败,其将韩滉等奔张健于曲阿,“以舟军自延陵向长塘”。即此。古湖名。又称洮湖。即今江苏省金坛、溧阳二市之间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