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间岛

间岛

又称江通滩。在今吉林龙井市东开山屯镇北船口村附近图们江岸。对江为朝鲜境。民国魏声龢《鸡林旧闻录》:“图们江自茂山以下,江滩延亘,以光霁峪前一片之滩地略大,华人名为假江,亦曰江通,横里许,纵约数里。本连接左岸我界。光绪七年,韩人往垦,乃私掘一沟,此滩遂宛在江中,仍岁纳租银于我垦局。二十九年,韩官李范允行文,妄指假江为间岛,混称韩领,垦局拒斥,旋由延吉厅署与订契约云:古间岛即光霁峪假江地,向准钟城韩民租种,今仍允如旧。”日俄战后, 日本指光霁峪以东为东间岛,和龙峪一带为西间岛,谓为中韩未定之界,蓄意侵占海兰江以东,制造所谓“间岛争议”事件。宣统元年(1909)中日协定中韩界务条约七条第一条载:“中日两国声明,以图们江为中韩两国国界,其江源地方自定界碑起,至石乙水为界。”正式否定日本制造的“间岛问题”。


即江通滩。在今吉林省图们市东南图们江中。因地居江中,四面环水,故名。清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,日本借口附近中朝边界未定,蓄意侵占海兰江以东,制造所谓“间岛争议”事件。宣统元年(1909年),又强迫订立《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》,又称《间岛条约》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阿宁部

    宋大理置,属善阐府。即今云南安宁市。明景泰《云南图经志书》卷1:“蛮云阿宁部。初,东川罗罗阿宁者牵牛过此,牛舐地不去,取土得咸鹾,后掘地为盐池, 因以阿宁名郡,元改为安宁州。”

  • 王弄里

    在今云南文山县西北六十六里老回龙。清代以原王弄山长官司地置,为开化府所辖八里之一。

  • 阿里玛河

    即今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北阿伦河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:阿里玛河“在齐齐哈尔城北五十里。源出西北兴安岭,东南流入嫩江”。

  • 井研盐井

    亦作研井盐井。在今四川井研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3井研县:井研盐井“在县南七里。镇及县皆取名焉”。

  • 僰治县

    即僰道县。在今四川宜宾市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汉武帝感司马相如之言,使县令南通僰道,费功无成,唐蒙乃凿石开阁,以通南中。王莽更曰僰治。”

  • 范公堤

    即捍海堰。北宋天圣间范仲淹监西溪盐仓场时筑,在今江苏省中部,大致北起大丰县西串场河,经东台市南至通州市 (金沙镇) 东南余西乡。后人称为 “范公堤”。后世屡圮屡筑,并续有增展,北起今江苏阜宁县,南抵今

  • 定陶国

    西汉甘露二年 (前52) 改济阴郡置,治所在定陶县 (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菏泽市及定陶、东明等县地。黄龙元年 (前49)复为济阴郡。河平四年 (前25) 复置定陶国,建平二年 (前5

  • 仁寿山

    在今甘肃陇西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9巩昌府陇西县:仁寿山“在府城南。逶迤百里”。《清一统志·巩昌府一》:仁寿山“在陇西县南一里。山自漳县来,延亘百余里,其东为盘龙山”。

  • 光明山

    即今广西桂林市西北郊光明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临桂县“侯山”条:光明山“在城西十里。山势峭拔,有一穴通明。其水潴为于家庄渠,灌田数百顷”。南侧山腰有芦笛崖洞,为著名游览地。

  • 信度河

    即辛头河。今巴基斯坦境内之印度河。唐玄奘 《大唐西域记》 卷2: “健驮逻国,东西千余里,南北八百余里。东临信度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