阌底镇
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北,双桥河入黄河处东岸。隋至元阌乡县治此。
在今河南灵宝县西北,双桥河入黄河处东岸。隋至元阌乡县治此。
①在今山西新绛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绛州: 峨眉山 “在州南十里。《志》 云,山迤逦连闻喜、夏、猗氏、临晋、荣河诸县界,西抵黄河,东抵曲沃西境,亦曰峨眉坡,亦曰峨眉原,即中条之坡阜也”。②即峨岭。
一名疏水渠。明弘治中开凿,在今河北清河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5清河县: 涉水渠 “在县东。《志》 云: 渠自莲花池达永济渠。先是,卫河数决,故凿此渠,广丈余,长四十里,遇泛滥为灾,赖此泄之。今涸”。
北魏离宫。献文帝拓跋弘于平城北苑中建。在今山西大同市城北白马城村、马站村一带。《魏书·显祖 (献文帝) 纪》: 皇兴五年 (471) 禅位于太子,群臣上尊号太上皇帝,“徙御崇光宫,彩椽不斫,土阶而已”
即赛音诺颜部中右翼末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图斯哈勒图黑德东。
在今云南开远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阿迷州:买吾山“在州东南。万历初,抚臣邹应龙击逋贼于此,忽震雷杀贼数人,因易名曰雷公山”。
即婆利国。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。《宋书·天竺迦毗黎国传》: 元徽元年 (473),“婆黎国遣使贡献”。
即今山东临朐县西南二十八里五井镇(上五井)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《舆图志》:临朐县西南有五井集。
在今湖北远安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远安县: 笕水口 “在县西北八十里。其地有鸡头山,水出石孔中,居民以木竹为枧,引水灌田,南流入沮水”。
一作叶密立河。即额米尔河。今新疆额敏县之额敏河,西流入哈萨克斯坦境之阿拉湖。
明洪武六年(1373)置,属中都留守司。治所即今安徽蚌埠市东二十里长淮卫镇。清废。明洪武四年(1371年)置,治今安徽省蚌埠市淮上区东部、淮河南岸长淮卫镇。属中都留守司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年)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