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谷
春秋时齐邑。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。《春秋》:僖公三年(前657),“齐侯、宋公、江人、黄人会于阳谷”。《国语·齐语》:桓公“大朝诸侯于阳谷”。皆此。
春秋时齐邑。在今山东平阴县西南。《春秋》:僖公三年(前657),“齐侯、宋公、江人、黄人会于阳谷”。《国语·齐语》:桓公“大朝诸侯于阳谷”。皆此。
明洪武四年 (1371) 置,治所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城东。
①西汉置,属桂阳郡。治所在今广东阳山县东。南齐废。②西汉置,本名阳山县,属桂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南攸县西南。三国吴属湘东郡。隋省入湘潭县。唐武德四年(621)复置,属南云州。 贞观元年(627)废。③唐天
元至元中置,属定元府。治所在今贵州贵阳市东北四十里大翁逢。明废。
元置,在今四川米易县。
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北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《索隐》:皇甫谧云,“黄帝生于寿丘”。又,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载:舜“作什器于寿丘”。《正义》:“寿丘在鲁东门之北,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。”曲阜旧城在今曲阜市东北
在今新疆阿合奇县西北、阿图什市北与吉尔吉斯斯坦交界之天山。《清一统志·乌什》:喀克沙勒山 “在乌什西、伯得里克山西南二百三十里。自额图克岭东北行至此逾山而北通布鲁特境,山南为喀什噶尔,南北相距各三百余
①即今河北海兴县西北丁村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0盐山县图:东北有丁村镇。②即今河南项城市南二十六里丁集镇。明正德中,起义军刘六、刘七等尝出没于此。即今河南省项城市南丁集镇。丁姓建村,且有集市,故名
在今福建浦城县南门外南浦溪上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建宁府浦城县: 南浦桥 “在县城南。旧名县南桥,宋隆兴初建。一名上官桥,盖是时权县事者为上官端仪也。后废置不一,洪武九年,叠石为址,架木为梁,上覆以亭
南朝陈宫殿名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区偏南(六朝都城宣阳门外)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21“陈安德宫”条:“《宫苑记》:在宣阳门外直西,即都城西南角外,陈宣帝为文皇后所筑,隋平陈移江宁县于此,明年罢之。”
隋开皇十一年 (591) 置,属东宁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北六十里黄金镇。大业初废。 唐武德四年 (621) 复置, 属融州。 永元年(650) 又废。古县名。隋开皇十一年(