阿母山
在今云南砚山县东北阿猛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维摩州:阿母山“在州(今县西北维摩)东南九十里。高千余仞。下有阿母驿”。
在今云南砚山县东北阿猛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5维摩州:阿母山“在州(今县西北维摩)东南九十里。高千余仞。下有阿母驿”。
亦作天桥厂。即今辽宁凌海市西南天桥乡。清置巡司于此。1915年改置县佐。
三国魏置,属新城郡。治所在今湖北竹溪县境。太和二年(228)属上庸郡。后废。西晋复置。南朝梁废。
即今安徽桐城县东北安凤乡。清道光《桐城续修县志》卷1《乡镇》:安枫岭“小镇。距棕阳三十里”。
在今陕西大荔县境。《晋书·姚泓载记》:东晋义熙十二年(416),羌人起兵反后秦,后秦将姚宣“弃李闰,南保邢望”,即此。十六国时地名。确地未详,疑在今陕西省大荔县境。《资治通鉴》:东晋义熙十二年(416
在今河南登封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8登封县:三阳宫“在县西二十里石淙山。武后圣历三年建。自是数幸焉。长安四年毁”。
即今广东丰顺县东北隍镇。 清乾隆 《潮州府志》 卷14丰顺县: 隍市在 “县东九十里隍社”。嘉庆二十四年
①西汉高帝六年 (前201) 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石下 (今江西南城县东南洪门水库内)。以其在郡之南,故名南城。三国吴太平二年 (257)分属临川郡。西晋太康初迁治盱江西岸塌埠街 (今县北光塔村) 改
在今广东兴宁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兴宁县: 消陂尾隘在 “县南七十里。亦路出程乡,为水口之外卫”。
在今河南通许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通许县:上仓城在“县西八里。五代周世宗所筑,为漕运转输之处”。
在今陕西麟游县。《隋书·高祖纪》:开皇十三年(593)行幸岐州,“诏营仁寿宫”。义宁元年(617)废宫置凤栖郡及麟游县。隋开皇十三年(593年)建,“每岁避暑,春往冬还”(《元和郡县志》)。在今陕西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