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陇右

陇右

①古地区名。泛指陇山以西地区。古代以西为右,故名。相当今甘肃陇山、六盘山以西,黄河以东一带。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:延熹二年(159),以段颎为校尉,“时烧当八种寇陇右,颎击大破之”。唐陇右范围扩大,兼指河西、安西、北庭广大地区,相当今新疆东部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天宝十二年(753),“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,闾阎相望,桑麻翳野,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”。

②唐方镇名。开元元年(713)置,治所在鄯州(今青海乐都县)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:“陇右节度使,以备羌戎,统临洮、河源、白水、安人、振威、威戎、莫门、宁塞、积石、镇西十一军,绥和、合川、平夷三守捉。”辖境相当今甘肃东南部和青海省青海湖以东地区。安史乱后地入吐蕃后废。


古地区名。又称陇西。泛指陇山以西地区。古代以西为右,故名。约当今甘肃省陇山、六盘山以西,黄河以东一带。唐陇右道,包括范围较广,故陇右亦兼指河西、安西、北庭广大地区。《资治通鉴》:天宝十二载(753年),“自安远门西尽唐境万二千里,闾阎相望,桑麻翳野,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淮南东路

    简称淮东路。北宋太平兴国元年 (976)分淮南路东部置,至道三年 (997) 复与淮南西路合为淮南路,熙宁五年 (1072) 又分淮南路东部置,治所在扬州 (今江苏扬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北部(徐州、

  • 石榴江

    在今广西鹿寨县南石路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柳州府洛容县:“东有平乐镇巡检司,治石榴江。后迁县东北中渡。”《清一统志·柳州府》:平乐镇巡司“在(雒容)县东十里石榴江。万历十四年迁于此(中渡)”。古水名。在今

  • 左里

    又作左蠡。城名。东晋卢循所筑,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北左里镇。《晋书·卢循传》:义熙六年(410),卢循为刘裕所败,“欲遁还豫章,悉力栅断左里”。即此。里,又作蠡(《太平寰宇记》),因在彭蠡湖(今鄱阳湖)之

  • 高邮路

    元至元十四年 (1277) 改高邮军置,治所在高邮县 (今江苏高邮市)。辖境相当今江苏高邮、兴化、金湖、宝应等市县地。二十一年 (1284) 改为高邮府。元至元十四年(1277年)改高邮军置,治高邮县

  • 飞羊站

    元置,在今湖南湘潭市南。明废。

  • 刘堤圈村

    即今河南夏邑县西北四十里刘堤圈村。民国《夏邑县志》卷9《兵事》:咸丰三年(1853)八月,捻军自归德府境入夏邑县,清兵“追至刘堤圈”。

  • 广南西路

    北宋至道三年(997)置,为至道十五路之一。治所在桂州(今广西桂林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壮族自治区、海南省及广东雷州半岛。元初废入湖广行中书省。又作广西路。北宋端拱元年(988年)分广南路置,治桂州(今

  • 南马镇

    即今山西陵川县西南南马村。《清一统志 ·泽州府》: 南马镇 “在陵川县西。有堡”。在浙江省东阳市西南部,南邻永康市。面积81平方千米。人口4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南马,人口1.1万。以马氏建居南江得名。

  • 洄溜集

    即今安徽阜阳市东南四十里颍河南岸洄溜乡。清乾隆 《阜阳县志》 卷4: 洄溜集 “即洄窝溜,东乡三十五里”。

  • 沟帮子

    即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南沟帮子镇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广宁县图:南有沟帮子。民国《北镇县志》:沟帮镇在“城南五十里。周围二里左右,为京奉、营榆两铁路之总汇。……为本境第一巨镇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