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陵川县

陵川县

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属泽州。治所即今山西陵川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15: “因川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长平郡。唐属泽州。蒙古至元三年(1266) 废,后复置陵川县。清雍正六年 (1728) 属泽州府。民国初属山西冀宁道。1930年直属山西省。


在山西省东南部、太行山南端,东南临河南省。属晋城市。面积1751平方千米。人口25.2万。辖3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崇文镇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)割高平地置陵川县,属泽州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:陵川县“以县多陵阜而名”。又《山西历史地名录》:“以县有陵阳水,故名陵川。”大业初属长平郡。唐武德初属盖州,贞观元年(627年)改属泽州。北宋、金属泽州。蒙古至元三年(1266年)并入晋城县,后复置陵川县。明因之。清属泽州府。1914年属冀宁道,1927年直属山西省。1949年属长治专区,1958年陵川县再并入晋城县,1961年恢复原制。1967年属晋东南地区,1985年属晋城市。地处太行山腹地。香磨河、南峪河、廖东河、原平河、北召河流经境内。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。农产以小麦、玉米、高粱、谷子、豆类、薯类为主。盛产党参。矿产有煤、铁、硫黄、铝土、硅、铜、铅、水晶石、石膏、云母、大理石等。工业有煤炭、电力、冶金、化工、机械、建材、造纸、陶瓷、纺织等。沁辉、陵长、陵晋公路经此。名胜古迹有崇安寺、真泽宫、佛山、黄围灵湫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陕甘省

    1935年10月中央红军抵达陕北保安县(今志丹县) 吴起镇。11 月,中央决定撤销陕甘晋省,将陕甘边区扩建为陕甘省,省府驻甘泉县西北下寺湾。后迁鄜县套洞原及吴起镇。辖甘洛、鄜县、宜川、甘泉、肤施、中宜

  • 大隍站

    元置,属浔州路。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北江口镇。明改为驿。

  • 斗岩

    即今云南个旧市西南五十四里陡岩。清代为建水州辖十五勐之一,设掌寨。

  • 底米河

    又作底济密河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黑龙江口南有“底米必拉”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23: 底济密河“在察哈玛河北,东入海”。

  • 羊盘营

    在今广东开平市西北。《清一统志·肇庆府》:羊盘营“在开平县(今苍城镇)北四十里,近皂幕山。土贼往来要路,明末置,后废。本朝复设把总防守”。

  • 黑玉河

    亦作乌玉河。即今新疆和田、皮山境之喀拉喀什河。《明史· 于阗国》: 于阗国 “其国东有白玉河,西有绿玉河,又西有黑玉河,源皆出昆仑山。土人夜视月光盛处,入水采之,必得美玉”。

  • 乌龙河

    在今云南武定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武定军民府:乌龙河“在府北五里。源出禄劝州之乌蒙山,绕流经此,溉田数百顷,下流入于金沙江”。

  • 罗洪山

    在今广西上林县东五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上林县: 罗洪山 “岩洞幽胜。其相近者又有狮山,对峙者曰螺山”。

  • 蓝州

    唐仪凤二年 (677) 置,为羁縻州,属泸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贵州习水县西南赤水河西。后废。

  • 永宁堡寨

    在今甘肃岷县东六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卷37岷州卫“茶埠峪寨”条下:“自是而东又有冷落山、永宁堡、弄松堡三寨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