陶渊明墓
原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马回岭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》: 陶潜墓 “在德化县西南楚城乡,面阳山麓。有祠”。1982年迁建于九江县城沙河街东北蔡家洼。陶渊明 (365或372或376—427),东晋大诗人。字元亮,后更名潜。浔阳柴桑 (治今九江县南) 人。曾任江州祭酒、镇军参军、彭泽令等职,以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,挂冠归隐。后征著作郎,不就。去世后,亲友送谥号 “靖节”。墓碑直刻 “晋征士陶公靖节先生之墓”。
原在今江西九江县西南马回岭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》: 陶潜墓 “在德化县西南楚城乡,面阳山麓。有祠”。1982年迁建于九江县城沙河街东北蔡家洼。陶渊明 (365或372或376—427),东晋大诗人。字元亮,后更名潜。浔阳柴桑 (治今九江县南) 人。曾任江州祭酒、镇军参军、彭泽令等职,以“不为五斗米折腰”,挂冠归隐。后征著作郎,不就。去世后,亲友送谥号 “靖节”。墓碑直刻 “晋征士陶公靖节先生之墓”。
北宋置,属桂阳县。在今广东连州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连州直隶州》:银场“一在州南同官峡”。在今广东省连州市东南。北宋属桂阳县。
在今安徽无为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无为州: 豹儿寨 “在州西五十里。南宋时州人结寨避兵处”。
即今安徽舒成县西南一百里晓天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在安徽省舒城县西南部、晓天河东岸。面积163平方千米。人口2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晓天,人口 2370。 相传朱元璋宿此,翌晨醒时天刚拂晓,遂以“晓天”为名
唐置,属羁縻长宁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境。后废。
①即今湖南衡阳市北八十里南岳镇。《宋史·向士璧传》: 南宋开庆元年 (1259),蒙古兀良哈䚟围潭州, “士璧极力守御, 闻后队且至,遣王辅佑率五百人往觇之,以易正大监其军,遇于南岳市,
在今湖南郴州市北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郴州 “北湖” 条下: 铜坑泉 “两旁岩壁如束,迅流斗折,合于温泉。相传泉旁产铜,因名”。
元改金昌府置,治所在洛阳 (今河南洛阳市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伊川县以北,巩义、登封二市以西,黄河以南,陕西潼关以东地。明洪武元年(1368) 改为河南府。又称河南路。元改金昌府置,治洛阳县(今河南洛阳市
明永乐五年 (1407) 改建兴府置,属交趾布政司。治所在懿安县 (今越南北部河南宁省懿安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山平省南部及河南宁省北部地。宣德二年 (1427) 以后地入安南。
即玄贞观。在今辽宁盖州市城内西大街。
①亦名涂山、黄山。在今四川重庆市东南七里长江南岸。乾隆 《巴县志》 卷 1: 真武山“山势极高,云岩泉涧,鸟道曲盘,绝顶雄视两江,城如浮叶。澄鉴亭侧有万历二十三年铁柱。山左有真武庙。为郡城第一屏障,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