隆兴场
即今四川合川市西北隆兴镇。清光绪 《合州志》 卷4: 隆兴场 “距城七十里”。
即今四川合川市西北隆兴镇。清光绪 《合州志》 卷4: 隆兴场 “距城七十里”。
明隆庆六年 (1572) 置,属南宁府。治所在今广西扶绥县。辖境相当今广西扶绥县地。1912年改为新宁县。1914年改为扶南县。1951年与绥渌、同正二县合并置扶绥县。明隆庆六年(1572年)置,治今
在今四川泸县东北二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53泸州:龙女洞“东去城二十五里。溪源峻深,高崖峭壁,近百余丈,崖半二穴,远望幽邃,人不能到。俗传为龙女洞。淳熙中李巽岩来游观瀑布,有留题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
西晋泰始四年 (268) 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上蔡县东北四十二里朱里镇。南朝宋属汝阳郡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十二年 (592) 复置,属溱州。治所即今上蔡县。大业三年 (607) 改名上蔡县。古县名。
①西魏改长城县置,属中部郡。治所在今陕西富县西南六十里固县。《元和志》卷3三川县:“古三水郡,以华池水、黑源水及洛水三川同会,因名。”隋属鄜城郡。唐属鄜州。北宋熙宁七年(1074)并入洛交县。②金升三
①在今安徽含山县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9含山县“龙洞山”条下:“太湖山在县南七十里。旧有湖,岁久湮废。山奇峰十余,削立秀挺,状如列戟。”②又作大湖山。在今福建闽清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:太湖
清道光二年 (1822) 置,属兴安府。治所即今陕西岚皋县。1913年改砖坪县。
在今四川江津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江津县:合小坪“在县南。正德中, ‘贼’方四等攻江津,官军击败之,追至此”。
一作咯罗川。即今甘肃中部黄河支流庄浪河。古水名。又作咯罗川。即今甘肃省境内黄河支流庄浪河。
在今江西万安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7吉安府万安县: 梅陂 “在县西北。《纪胜》 云,和蜀镇有天井湖,今谓之梅陂。阔三百余顷。旧隶龙泉,宋何嗣昌为宰,疏蜀江水,伐石立趾,以捍啮堤之害,百姓至今利赖之
或作下孟引。即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北上允镇北之下允。清《乾隆内府舆图》作下猛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