雉河
即今安徽涡阳县北武家河。上承河南商丘县之沙河,东南流经安徽亳州市东南境,至涡阳县城北入涡河。《清一统志·颍州府》: 雉河“在亳州东一百二十里,与蒙城接界,东流入涡水”。
即今安徽涡阳县北武家河。上承河南商丘县之沙河,东南流经安徽亳州市东南境,至涡阳县城北入涡河。《清一统志·颍州府》: 雉河“在亳州东一百二十里,与蒙城接界,东流入涡水”。
在今山东蓬莱市西北三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蓬莱县“丹崖山”条下:“田横山在府西北三里。《郡志》:城北有古田横砦,与蓬莱阁对峙。西、北二面皆巨海,石壁高峻。相传韩信破齐, 田横东走,结寨于此,遗址尚存。
在今湖南石门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石门县 “台直寨” 条下: “又县西十五里有将军渡,渡口有石如将军状,因名。路通九溪、添平、麻寮诸处。洪武中,九溪卫拨军把守于此。”
即今江西宁都县东南二十里赖坊。明嘉靖《赣州府志》 卷6: 宁都县有赖坊铺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0宁都县图: 南有赖坊墟。
北魏行宫。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阴山后。太平真君三年(442)六月,南秦王杨难当为刘宋所败,朝于北宫。《魏书·世祖纪》 载:“先是起殿于阴山之北,殿始成而难当至, 因名曰广德焉。”
①又作插汉和邵、察罕和硕。在今内蒙古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(百灵庙)南。清张穆《蒙古游牧记》卷5喀尔喀右翼部:“旗北三十里有白云山,蒙古名察罕和硕。”②在今安徽泾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泾县:白云山“在
唐武德元年 (618) 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今四川崇州市东南三十里江源镇。长寿二年 (693)改为武隆县。神龙元年 (705) 复为唐隆县。先天元年 (712) 改为唐安县。古县名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
1941年晋冀鲁豫边区由平遥县析置,属太岳区。治彭坡头 (今山西平遥县东南彭坡头)。1948年撤销,并入平遥县。旧县名。太岳抗日根据地设。1937年由平遥县析置,治彭坡头(今山西平遥县城关镇东南)。1
唐永昌元年 (689) 置,属魏州。治所在今山东莘县西南朝城镇。开元七年 (719) 改朝城县。古县名。唐永昌元年(689年)置,治今山东省莘县西南朝城。属魏郡。开元七年(719年)改名朝城县。
一名淄水。上源即今新泰市西北羊流河,西南流合今小汶河,西经柴县北,折西北至泰安市南大汶口入大汶河。《水经· 汶水注》: “汶水又南,左会淄水。水出泰山梁父县东……淄水又径梁父县故城南,淄水又西南径柴县
1914年由原伊犁道袭置,属新疆省。治伊宁县(今新疆伊宁市)。辖境约当今新疆伊犁、塔城两地区(乌苏、沙湾、和布克赛尔三县除外)及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。1916年,塔城、额敏二县划归塔城道。1928年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