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雒县

雒县

西汉高帝时置,属广汉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广汉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31 雒县: “县南有雒水因以为名。”王莽改为吾雒。东汉复名雒县,为广汉郡治。初平中徙益州治此 (后徙治成都)。西晋泰始二年 (266) 为新都郡治,太康六年 (285) 复为广汉郡治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属益州,十八年(598) 改为绵竹县。大业初复为雒县,属蜀郡。唐武德初属益州,垂拱二年 (686) 为汉州治,天宝元年 (742) 为德阳郡治,乾元元年 (758) 复为汉州治。蒙古中统元年 (1260) 废入汉州。明玉珍复置,为汉州治。明洪武四年 (1371) 又废入汉州。

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四川省广汉市北五里巷。属广汉郡。东汉为广汉郡治,兼设益州于此。东晋或南朝宋移治今市(雒城镇)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年)改名绵竹县。大业初复旧名。唐后为汉州治。蒙古中统元年(1260年)废入汉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怀安军

    ①即怀远军。北宋置,治所在怀远县(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西南七十里老堡乡)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怀远县:怀远旧城“景德四年,宜州澄海军校陈进作乱,据宜州,陷柳州,官军退保象州,贼攻怀安军,知军任吉等击走

  • 洛女砦

    在今山西灵石县境。《周书·齐炀王宪传》: 建德五年 (576),“齐人收其余众,复据高壁及洛女砦,高祖命宪攻洛女,破之”。即此。

  • 萨迦寺

    在今西藏萨迦县北。北寺始建于北宋元丰二年 (1079),1268年又修建南寺。“萨迦”,藏语意为灰白土。因城北山上有一片灰色的岩石,风化为土状。“萨” 藏语意为土。“迦” 意为灰色,故名。寺庙具有元代

  • 高分岭

    在今湖南桂东县南六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桑家坝

    在今四川叙永县南。清嘉庆 《叙永厅志》卷11: 桑家坝在 “治南二十里。地多石炭”。

  • 朗陵县

    西汉置,属汝南郡。治所在今河南确山县西南三十五里任店。南朝宋末废。《水经·汝水注》:“溱水东南径朗陵县故城西。应劭曰: 西南有朗陵山,县以氏焉。”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河南省确山县西南。属汝南郡。北魏改

  • 长直村

    即今山东即墨市西北长直镇。清同治《即墨县志》卷2《市廛》有长直。

  • 堰江堡

    北宋置,属天河县。在今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西南。元废。

  • 张家林

    即今山东章丘市西北张家林乡。洪宪元年(1916)《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》:章丘县西有张家林。

  • 泸山县

    元改卢山县置,属雅州。治所即今四川芦山县。《元史· 世祖纪》: 中统三年 (1262),宋兵攻 “雅州、泸山”。即此。元末废入严道县设巡司。蒙古改卢山县置,即今四川省芦山县。后省。明洪武六年(137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