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道县
即灵道县。治所在今四川甘洛县东北。
即灵道县。治所在今四川甘洛县东北。
在今湖北广水市东北六十里高贵山峡谷中。《清一统志·德安府》 “大龟山”条引《舆地纪胜》:“上有灵济祠,堂前有圣水井,云有白龙。”
即今内蒙古西辽河上游西拉木伦河。《后汉书·乌桓鲜卑列传》: “ (鲜卑) 以季春月大会于饶乐水上。” 唐以后称潢水、潢河。古水名。又称浇水、浇落水、弱洛水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西拉木伦河。《后汉书·鲜卑传
即今四川宣汉县东北峰城乡。光绪 《东乡县志》 卷12: 清嘉庆元年 (1796) 九月,县人王三槐、冷天禄白莲教起义,“聚众起莲池沟,与汤文德合众万余人,二十八日据峰城场”。即此。
在今江西永新县城禾水边。原为县城商会。是一栋前后两进、中间有天井的二层楼房。楼上有会议室。中共永新县委在此办公,旁边是县赤卫大队部旧址。1928年6月30日,毛泽东在此召开了湘赣边界特委、红四军军委、
唐置,属维州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后废。
唐东都洛阳的粮仓。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内皇城外的东北方。初为隋含嘉城,唐初改置为含嘉仓。面积约45万平方米。仓窖约四百多个。大者可储粮一万四千多石,小者亦可储六千多石。唐杜佑《通典·食货》 卷12:
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三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定番州:执笏山“在(大龙番长官司)司治南,其相近者曰挂榜山”。
亦作乌海。即今青海玛多县东北的托索湖(冬给诺纳湖)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 河源郡: “有七乌海。”一说即今玛多县东北与兴海县交界处之苦海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贞观九年(635),侯君集等讨吐谷浑“追及伏允于乌
即挍城。在今山东临朐县东南七十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18青州引 《十三州志》 云: “朱虚东十三里有校亭县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35亦作 “校城”。
春秋时邾邑。在今山东邹城市东北。《春秋》: 襄公二十一年 (前552),“邾庶其以漆、闾丘来奔”。《清一统志· 兖州府二》: “漆乡在县东北。漆乡东北十里,见有闾丘乡。” 一说闾丘在今邹城市南。古邑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