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青伊湖

青伊湖

在今江苏沐阳县东北五十四里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 海州西南有青伊湖。今已干涸。1948年建青伊湖农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江沱

    指今湖北枝江县南之松滋河。旧为长江别支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南郡枝江县:“故罗国。江沱出西,东入江。”颜师古注:“沱即江别出者也。”古水名。又作沱、沱水。《尚书·禹贡》分别列属梁州、荆州。梁州江沱,据《

  • 端州

    隋开皇九年 (589) 改高要郡置,治所在高要县 (今广东肇庆市)。《寰宇记》 卷159: 端州 “取界内端溪为名”。辖境相当今广东肇庆、云浮、高要、高明四市及德庆、新兴二县地。大业三年 (607)

  • 赤陇山

    亦作赤龙山。在今海南省万宁县东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9:万宁县有赤陇山。《明一统志》卷82琼州府:赤陇山“在万州东南三十里。其土赤色。又名赤龙山”。

  • 大房岭

    又作大防岭。即大房山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五代梁贞明三年(917)八月,晋李存审等率兵“自易州北行,庚子,逾大房岭”,即此。即“大房山”。

  • 花园头关

    即今河南西峡县西北花园关。明置花园头巡司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1淅川县:花园头关“在县西北二百里。本在内乡县西北,成化中改属县界。今有巡司戍守”。

  • 两川

    唐代东川、西川的合称。《新唐书·方镇表》:至德二载(757),“更剑南节度号西川节度使,兼成都尹,增领果州。以梓、遂、绵、剑、龙、阆、普、陵、泸、荣、资、简十二州隶东川节度”。此两川之名所由起。《旧唐

  • 玉垒山

    ①在今四川都江堰市西北隅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绵虒县:“玉垒山,湔水所出。”西晋左思《蜀都赋》:“包玉垒以为宇。”东晋郭璞《江赋》:“玉垒作东别标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67灌县:玉垒关“在县西玉垒山下”。②在

  • 北伍城县

    亦作北五城县。南朝宋置,为新城郡治。治所在今四川三台县。齐废。古县名。南朝宋置,治今四川省三台县。属新城郡。齐废。

  • 云屯山

    ①在今山东招远市东北二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6招远县:云屯山“接栖霞县诸山,绵亘百余里”。 《清一统志·登州府》:云屯山“中有上九盘、下九盘、上祥光观、下祥光观, 又有滴水崖、六公涧、鹤姑顶、绣幕屏

  • 原州都督府

    唐贞观五年 (631) 置,治所在原州 (今宁夏固原县)。领原、庆、会、银、达、亭、要七州。十年 (636) 废亭、达、要三州。后银州还属夏州都督府,庆州又另置都督府。开元四年(716) 后,仅领原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