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城县
①西汉置,属代郡,为东部都尉治。治所在今河北怀安县西。西晋废。
②唐开元二十八年(740)置,属平州。治所即今河北滦南县东北三十五里马城镇。辽属滦州。元至元四年(1267)废。
(1)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怀安县西。为代郡东部都尉治。东汉末废。(2)唐开元二十八年(740年)析卢龙县置,治今河北省滦南县东北马城。属平州。辽属滦州。蒙古至元四年(1267年)废。
①西汉置,属代郡,为东部都尉治。治所在今河北怀安县西。西晋废。
②唐开元二十八年(740)置,属平州。治所即今河北滦南县东北三十五里马城镇。辽属滦州。元至元四年(1267)废。
(1)西汉置,治今河北省怀安县西。为代郡东部都尉治。东汉末废。(2)唐开元二十八年(740年)析卢龙县置,治今河北省滦南县东北马城。属平州。辽属滦州。蒙古至元四年(1267年)废。
西汉元始五年 (公元5年) 置,属长沙国。治所在今湖南邵东县东。东汉属零陵郡。三国吴改昭阳县。东汉时置,治今湖南省邵东县东。三国吴时国除,改为昭阳县。
在今河南杞县境。《清一统志·开封府一》: “桃陵,在杞县东南十里。……又县东南三十五里曰青陵,西南五十里曰翟陵,又东北二十里曰武陵,皆土阜也。俗亦谓之五陵。《陈留风俗传》: ‘雍丘有五陵之名’。”
在今广东化州市北。明洪武中置巡司于此。后废。清复置,移今化州市西北平定镇。
即大弁山。即今山东沂水县西北五十里卞山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北海郡临朐县有“汴山”,即此。
即今云南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西北四十二里勐大乡 (勐统街)。清时有巡检驻防。傣语 “勐” 为地方,“统” 为口袋,意即口袋形的地方。
即磬锤峰。今河北承德市东北十六里棒锤山。《水经·濡水注》:武列水“东南历石挺下。挺在层峦之上,孤石云峰,临崖危峻,可高百余仞。牧守所经,命选练之士,弯张弧矢,无能屈其崇标者”。即此。
①即今辽宁兴城市西南团山子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二》 “杨安堡”条下:“团山堡在州西三十里,又西十里有仙灵寺堡。”②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平乐县:团山堡“其地有团山,因名”。
先秦时理想中的一种行政区划。据《周礼·夏官·大司马》 载:“乃以九畿之籍,施邦国之政职。”以王畿为中心, 自内而外,每五百里为一畿。共有侯、甸、男、采、卫、蛮、夷、镇、藩等九畿,为各级诸侯的领地及外族
又称武水。北江上源之一。在广东省北部、湖南省南部。源出湖南省临武县西三峰岭,东流经至乐昌市三溪附近入广东省境,再东流至韶关市区河西附近与浈水相汇始称北江。长260千米,流域面积约 7100 平方千米。
①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4太仓州崇明县:杨家港“沙田多高,旧有港,久淤。万历三十八年,县令李官疏浚,民得灌溉之利”。今已淤废。②即今江苏张家港市(杨舍镇)。《宋史·河渠七》:南宋乾道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