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资镇
亦曰高家镇。明置,属丹徒县。即今江苏丹徒市西四十里高资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西北部,北临长江。面积198平方千米。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资,人口7000。因高资港得名。清设镇。1949年设高资区,1957年改高资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7年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茶叶、蚕茧、竹木等。矿产有大理石、石灰石、白云石。有建材、化工、农机、纺织、制鞋、服装等厂。丹徒县(区)经济开发区在境内。京沪铁路、312国道、宁镇公路经此。
亦曰高家镇。明置,属丹徒县。即今江苏丹徒市西四十里高资镇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西北部,北临长江。面积198平方千米。人口4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高资,人口7000。因高资港得名。清设镇。1949年设高资区,1957年改高资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87年置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、茶叶、蚕茧、竹木等。矿产有大理石、石灰石、白云石。有建材、化工、农机、纺织、制鞋、服装等厂。丹徒县(区)经济开发区在境内。京沪铁路、312国道、宁镇公路经此。
①唐天宝二年(743)置,属河西节度使。在今甘肃张掖市东北十余里。②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。《元和志》卷40甘州删丹县:宁寇军“在居延水两汊中,天宝二年置”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甘州删丹县:张掖河“傍
今广东南雄县东北。清道光《南雄州志》卷12:有上朔墟。
①西汉置,属云中郡。治所当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塔布陀罗亥古城。汉初周勃击韩王信于代,前至武泉,破匈奴于其北。东汉末废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“其 [武泉] 水 (按: 即今小黑河) 东出武泉县之故城
南齐置,属南汝阴郡。治所在今安徽合肥附近地。后废。
在今河北清河县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 东晋太元十二年 (387),“安次人齐涉聚众八千余家据新栅,降燕,燕主 (慕容) 垂拜涉魏郡太守。既而复叛,……高阳王 (慕容) 隆言于垂曰: ‘新栅坚固,攻之未易猝
即始平县。三国吴置,在今浙江天台县。《元和志》 卷26、《寰宇记》 卷98俱作南始平县。
在今云南施甸县西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施甸长官司: “西有坪市河,下流入于怒江。”
在今浙江余姚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余姚县: 战场桥 “在县南四里。宋宣和二年睦寇犯境,里民御破之于此,因名”。
即今新疆木垒哈萨克族自治县东北老君庙。清光绪《旧刊新疆舆图·迪化府图》 有老君庙。(1)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。唐宝应元年(762年),仆固怀恩等于此败史朝义。(2)在甘肃省玉门市区南5千米。背靠悬崖,
唐置,故址在今山西阳曲县北三十里何庄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阳曲县“有赤塘关”。金置赤塘关镇。约在今山西省阳曲县北河庄一带。唐属阳曲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