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鲁山

鲁山

①在今山东沂源县西北,与淄博市交界处。《水经·沂水注》: “沂水又东南螳蜋水入焉。水出鲁山,东南流右注沂水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23沂水县:“螳螂山在县北百九十二里。《水经注》 云,螳螂水出鲁山,今按此山与大小二鲁山连接,前则平野弥望,清流萦带,南面有穴若门,直入二十里,可容方驾,游之清旷,非复人境也,西与新泰县分界。”

②一名露山。在今河南鲁山县东十八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南阳郡鲁阳县: “鲁山,滍水所出。”《水经·滍水注》: “滍水又东径鲁阳县故城南,……有鲁山,县居其阳,故因名焉。”

③一名大别山、翼际山。即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东北龟山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 “江水又东径鲁山南,古翼际山也。……有刘琦墓及庙。”《元和志》卷27汉阳县: 鲁山 “一名大别山,在县东北一百步。其山前枕蜀江,北带汉水。山上有吴将鲁肃神祠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9鲁山: “彼在三代时谓之大别山。不知因何又名鲁山也,岂鲁肃庙食于此,而名是山欤。”


(1)古山名。(1)又名露山。在今河南省鲁山县东北接襄城县界。北宋梅尧臣有《鲁山山行》诗。(2)在今湖北省武汉市东北隅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齐永元二年(500年),“房僧寄将还建康,至郢,帝敕僧寄留守鲁山”,以防萧衍军东下,即此。(3)即今湖北省武汉市龟山。(2)今山名。在山东省中部,跨莱芜、临朐、淄博、沂源等市县。因春秋时在鲁国境得名。断块山。同名主峰海拔1108米。为沂河发源地。主峰由片麻岩构成,其余大部分为石灰岩。喀斯特地貌分布普遍,有沂源溶洞群、博山溶洞等著名洞穴。有明大雄宝殿、天山圣母祠等古迹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共中央政治局旧址

    在今江西瑞金市西北沙洲坝下霄村。是一座砖木结构瓦房,前后二进,均有厢房。1933年中共临时中央从上海来瑞金后,博古(秦邦宪)等在此居住和办公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  • 玉陇哈什河

    即今新疆西南部之玉龙喀什河。为和田河东源。清道光《新疆识略》卷1:“和阗河凡二源,皆出呢莽依山,东支北流经伊里城东、玉陇哈什城西,是为玉陇哈什河,经勒沁抚海至色格尔雅尔,长四百四十里。”“玉龙”系古代

  • 保亭县

    1935年置,属广东省。治所即今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。1987年改设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。1988年划归海南省。旧县名。1936年由陵水县南部析置,治今海南省保亭黎族自治县保城镇。后废置。1987年

  • 归化长官司

    明嘉靖五年(1526)置,属镇雄军民府。治所在彝良寨(今云南彝良县东南七十里奎香)。清雍正五年(1727)废。明嘉靖五年(1526年)置,治今云南省彝良县。属镇雄府。清废。

  • 南坊镇

    清置,即今陕西礼泉县西北五十二里南坊镇。(1)在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东南部。面积56.3平方千米。人口7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曲沂,人口 2470。1949年为岔河区,1951年改为第二区,1955年复

  • 静边城

    ①辽置,为上京道边防城之一。在今内蒙古满洲里市附近。《辽史· 地理志》: 静边城 “本契丹二十部族水草地。北邻羽厥,每入为盗。建城,置兵千余骑防之。东南至上京一千五百里”。后废。②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北四

  • 伦朱卜宗

    治所即今西藏林周县。清《西藏图考》卷5:伦朱卜宗城“在拉萨东北一百二十里”。藏语意为任运、自然完成。1960年与旁多宗等合并设林周县。

  • 独峭山

    在今贵州岑巩县东北一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22思州府: 独峭山 “孑然孤峭,卓异群峰”。

  • 五指山

    ①俗名鸡冠山。在今河北承德市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承德府二》:五指山“在府东南四十里。五峰崷崪,俨如仙掌,土人称鸡冠山。山有古灵峰禅寺,寺有元至元二十四年僧居实撰《五指山大轮禅师碑》”。金末于此建五指山砦

  • 茅陂

    在今安徽凤台县西北八十里,跨湿泥河两岸。《水经·淮水注》: 鸡水 “又东南流,积为茅陂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