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阳五堰
又称五堰。唐杨行密将台濛所筑。在今江苏高淳县东淳溧河上游。《新唐书·杨行密传》:景福元年 (892),“孙儒围行密宣州,凡五月不解。台濛作鲁阳五堰,拕轻舸馈粮,故行密军不困,卒破儒”。《清一统志·江宁府》: 五堰 “在高淳县东广通镇中江下游,……宋元祐间,宜兴进士单谔著书言修台濛五堰,苏常之水十可去其七八。苏轼奏议: 五堰者,以节宣、歙、金陵九阳江之水,使入芜湖。其后商人贩卖簰木,东入二浙者以五堰为阻,绐官废去,于是宣、歙诸水多入荆溪”。
又称五堰。唐杨行密将台濛所筑。在今江苏高淳县东淳溧河上游。《新唐书·杨行密传》:景福元年 (892),“孙儒围行密宣州,凡五月不解。台濛作鲁阳五堰,拕轻舸馈粮,故行密军不困,卒破儒”。《清一统志·江宁府》: 五堰 “在高淳县东广通镇中江下游,……宋元祐间,宜兴进士单谔著书言修台濛五堰,苏常之水十可去其七八。苏轼奏议: 五堰者,以节宣、歙、金陵九阳江之水,使入芜湖。其后商人贩卖簰木,东入二浙者以五堰为阻,绐官废去,于是宣、歙诸水多入荆溪”。
亦作舟口、州口。即今四川蓬安县。清光绪 《蓬州志》: 州口 “在城东溯行五里,渡嘉陵而达,在龙角山之隈。……与州夹水,而当通衢,故曰州口。舟所泊,故曰舟口。市场所集,故曰舟镇,或云濂溪。周子之适合州,
在今河北赤城县东南。清光绪 《畿辅通志》 卷65: 菜树岭 “在独石口东南一百八十里。山有二十洞,封禁开采”。
亦作渴盘陀、诃盘陁、渴槃陁、朅盘陀、羯盘陀、渴饭檀。南北朝时西域国名。国都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。唐开元中置葱岭守捉于此。
唐贞观五年(631)置,后属羁縻穹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黑水、红原县境。后废。
即今四川青川县西南清溪镇。明置青川守御千户所于此。清设平武县丞。民国改设县佐。1941年于此设青川县。1951年青川县迁今治乔庄镇。
①亦名亶甲城。在今河南内黄县南。《史记·殷本纪》: “河亶甲居相。” 《正义》》 引 《括地志》: “故殷城在相州内黄县东南十三里,即河亶甲所筑都之,故名殷城也。”②在今河南武陟县东南。《水经·沁水注
明弘治六年 (1493) 筑,属宁夏中卫。即今宁夏中卫县东六十里胜金关。明嘉靖 《宁夏新志》卷3宁夏中卫: 胜金关 “谓其过于金徙、潼关,故云”。
东魏天平二年 (535) 改河南县置,为河南郡治。治所在今河南洛阳市西涧水东岸。北周复为河南县。古县名。东魏天平二年(535年)改河南县置,治今河南省洛阳市西。为河南郡治。北周复名河南县。
东汉元和元年(84)分东平国置,封东平王刘苍子尚为任城王。治所在任城县(今山东微山县西北)。辖今山东济宁附近地。三国魏为任城郡。西晋复为任城国。永嘉后废。东汉元和元年(84年)封东平王刘苍子尚为任城王
即今安徽霍邱县东北新店镇。明嘉靖 《寿州志》 卷2: 霍邱县有新店集。清同治 《六安州志》卷5霍邱县: 新店在 “县西北三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