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鸡鸣山

鸡鸣山

①即今河北张家口市东南鸡鸣山。《金史·地理志》:德兴府德兴县“有鸡鸣山”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保安州:“西北有磨山亦曰鸡鸣山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17保安府:磨山“亦名鸡鸣山。……正统十四年,瓦刺也先犯大同,奄王振主亲征,驾次鸡鸣山,敌渐退”。

②一名鸡鸣岭。在今山西长治县东南。《魏书·地形志》:上党郡壶关县有鸡鸣岭。《元和志》卷15潞州上党县:“鸡鸣山,一曰火山,在县(今长治市)东南七十六里。”

③即鸡笼山。今江苏南京市解放门内鸡鸣山。因山东麓建有鸡鸣寺,故名。

④在今浙江义乌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3义乌县:鸡鸣山在“县东五里。前瞰县郭,傍临大溪”。

⑤一名鸡鸣冈。在今安徽合肥市西四十里。唐杜佑议凿鸡鸣冈以通南北漕运。即此。《方舆胜览》卷48庐州:鸡鸣山“在合肥县西北四十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:合肥县“鸡鸣山在府西四十里。肥水出于此,上有龙井”。

⑥在今福建邵武市东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34邵武军《景物下》:鸡鸣山“在邵武县东二十五里。(五代)卢绛叛兵入闽, 居民未知避贼,夜有鸡鸣山顶,人皆起,而贼适至,一方免扰攘之苦,故以名之”。

⑦在今山东长清县东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长清县:“鸡鸣山在县东八十里。《志》云:灵岩寺西山口也。”

⑧在今湖北英山县北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六安州》:鸡鸣山“为县镇山。宋淳祐中,制置使吴渊立寨”。

⑨在今湖北汉川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6汉川县:鸡鸣山“在县西百二十里。元末徐寿辉作乱,宽彻普化镇武昌,遣其子引舟师攻之, 至鸡鸣汊,水浅舟滞,寿辉将倪文俊以火筏尽焚其舟。即此”。

⑩一名鸡栋山。在今四川名山县西南与雅安市交界处。《寰宇记》卷77名山县:鸡鸣山“在县西南十七里。《地理志》云:蜀有鸡鸣山,俗传云:金鸡鸣而天下太平。则古之名山也”。


(1)在河北省张家口市东南。《怀来县志》载:唐贞观年间,东突厥犯中原,边民不得安宁,故称鸡鸣山。明正统十四年(1449年),瓦剌也先犯大同,英宗亲征,次于鸡鸣山,敌渐退,即此。(2)见“鸡笼山(1)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葛孽

    战国魏邑,后入赵。在今河北肥乡县西南二十里。《战国策·魏三》: 叶阳君谓魏王曰,“王尝身济漳,朝邯郸,抱葛薛、阴成以为赵养邑,而赵无为王有也”。清黄丕烈 《战国策札记》: “ ‘薛’ 即 ‘孽’字之省

  • 者蓝

    在瑞丽江南岸、今缅甸境内。明初曾为麓川平缅宣慰司治。傣语 “者蓝” 意为 “百万之城”。

  • 瑕县

    本瑕丘县。北宋大观四年 (1110) 为避孔丘讳,改为瑕县。为兖州治。治所即今山东兖州市。旋改嵫阳县。古县名。北宋大观四年(1110年)为避孔丘讳以瑕丘县改置,治今山东省兖州市。为兖州治。旋改为嵫阳县

  • 营州后 (後) 屯卫

    明洪武二十五年 (1392) 置,属北平都司。治所在今辽宁朝阳市。永乐元年(1403) 徙治三河县 (今河北三河市),属大宁都司。后废。

  • 久越得犍国

    一作鞠和衍那国。唐西域国名。都城在步师城(今塔吉克斯坦西南库巴的安)。龙朔元年(661)置王庭州都督府于此。

  • 迤西

    地区名。明时称云南昆明市以西地区为迤西。清置迤西道,驻大理府 (今云南大理市)。《清史稿·孙可望传》: 顺治三年 (1646),“ (孙) 可望入云南会城。……与 (刘) 文秀俱至楚雄,略迤西诸府”。

  • 牛鞞县

    ①西汉元鼎二年(前115)置,属犍为郡。治所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北绛溪河北岸。东晋永和中改属蜀郡。南朝宋改为鞞县。齐复为牛鞞县。西魏恭帝二年(555)改为阳安县。②隋大业十二年(616)置,属资阳郡。治所

  • 棉花坡

    在今四川纳溪县东北四里棉花坡乡。1916年蔡锷护国军与袁世凯北洋军激战于此。指挥这次战斗的是护国军三支队长朱德,彻底打跨三倍于己之敌,取得讨袁重大胜利。诗人吴芳吉 《护国岩词》云: “棉花坡上贼兵满,

  • 杨岐寺

    唐建。在今江西萍乡市北七十里杨岐山下。北宋时,禅宗高僧方会在此创立杨岐宗,为禅宗下临济宗的一派。

  • 甘不拉

    又作噶木布拉山、西昆仑山。在今西藏贡嘎县西,为通往浪卡子县的必由之路。清乾隆《西藏志·山川》:“甘不拉,即西昆仑山。路崎难行,途长九十里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