鸣皋山
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。一名九皋山。昔有白鹤鸣其上,故名。《元和志》 卷5陆浑县: 明皋山 “在县东北十五里”。李白 《鸣皋歌送岑徵君》:“若有人兮思鸣皋,阻积雪兮心烦劳。” 《续资治通鉴》: 南宋建炎二年 (1128),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知河南府翟进与叛将杨进 “遇于鸣皋山下,夹伊水而军”。
古山名。在今河南省嵩县东北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宋建炎二年(1128年),京西北路安抚使,知河南府翟进与叛将杨进“遇于鸣皋山下,夹伊水而军”,即此。
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。一名九皋山。昔有白鹤鸣其上,故名。《元和志》 卷5陆浑县: 明皋山 “在县东北十五里”。李白 《鸣皋歌送岑徵君》:“若有人兮思鸣皋,阻积雪兮心烦劳。” 《续资治通鉴》: 南宋建炎二年 (1128),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知河南府翟进与叛将杨进 “遇于鸣皋山下,夹伊水而军”。
古山名。在今河南省嵩县东北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宋建炎二年(1128年),京西北路安抚使,知河南府翟进与叛将杨进“遇于鸣皋山下,夹伊水而军”,即此。
在今山西阳高县西北二十里守口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守口堡“嘉靖二十五年置,隆庆六年增修。周一里有奇,……隆庆初,寇由此入犯”。
南朝陈改衡州置,治所在含洭县(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)。隋开皇九年(589)改为洭州。南朝陈改衡州置,治含洭县(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省英德、清远、佛冈一带。隋开皇九年(589年)改为
在今浙江舟山市定海区西北大沙乡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宁波府定海县: 奇岙 “在舟山所西北。本名大沙,嘉靖中御倭要地也”。
元初改德顺州置,属巩昌路。治所即今甘肃静宁县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陕西卷下: 取 “边塞安静宁辑之义也”。辖境相当今甘肃静宁县及庄浪县部分地、宁夏隆德县部分地。明属平凉府,辖境相当今甘肃静宁、庄浪
在今四川江津市东北珞璜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江津县: 珞黄山 “在县东六十里。下有珞黄镇。《巴中记》 谓之东穷峡”。
俗称单水口。即今广东开平市东北水口镇。清宣统《广东舆地全图》开平县图:县(治今苍城镇)东南有水口埠。民国《开平县志》卷4:“东干路由城(今苍城镇)东门渡河,过牛山桥而塘蓢,而几峒,逾古博岭而金村,而簕
一作袲。春秋宋地。在今安徽濉溪县西南。一说在今安徽宿州市西。《春秋》: 桓公十五年 (前697) 十一月,“公会宋公、卫侯、陈侯于袲伐郑”。《公羊传》 作 “侈”。古邑名。一作袲。春秋宋地。在今安徽省
在今云南凤庆县北百九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8顺宁府: 虎墟河 “在府北百九十里阿城旧村之南,以河旁旧有虎穴而名。其水流入黑惠江”。
即今云南会泽县东北者海镇。清属会泽县,置巡司于此。
元至正间置,属大理路。治所在一泡江之东今云南大姚县境。明洪武中改十二关长官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