鸣皋山
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。一名九皋山。昔有白鹤鸣其上,故名。《元和志》 卷5陆浑县: 明皋山 “在县东北十五里”。李白 《鸣皋歌送岑徵君》:“若有人兮思鸣皋,阻积雪兮心烦劳。” 《续资治通鉴》: 南宋建炎二年 (1128),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知河南府翟进与叛将杨进 “遇于鸣皋山下,夹伊水而军”。
古山名。在今河南省嵩县东北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宋建炎二年(1128年),京西北路安抚使,知河南府翟进与叛将杨进“遇于鸣皋山下,夹伊水而军”,即此。
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。一名九皋山。昔有白鹤鸣其上,故名。《元和志》 卷5陆浑县: 明皋山 “在县东北十五里”。李白 《鸣皋歌送岑徵君》:“若有人兮思鸣皋,阻积雪兮心烦劳。” 《续资治通鉴》: 南宋建炎二年 (1128),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知河南府翟进与叛将杨进 “遇于鸣皋山下,夹伊水而军”。
古山名。在今河南省嵩县东北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南宋建炎二年(1128年),京西北路安抚使,知河南府翟进与叛将杨进“遇于鸣皋山下,夹伊水而军”,即此。
即今山东临邑县西南田口乡。清同治《临邑县志》卷2:田家口在“城西南,距城四十里”。
在今北京故宫隆宗门西。明建。清顺治十年 (1653) 重修。清为皇太后居住之地。
俗呼邓家冈。即今河南新蔡县东二十四里顿岗乡。《陈书·鲁悉达传》: 侯景之乱,悉达保新蔡,时兵荒饥馑,众多归之。悉达 “分给粮禀,其所济活者众,仍于新蔡置顿以居之”。
在今湖北宜昌县东南。清设把总、外委驻守。
在今山西怀仁县东三十里西安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怀仁县:西安堡“本名西安镇,接应州界,置驿于此。嘉靖四十年筑堡,万历二年、二十八年增修,周二里有奇。堡地平漫,为四通之道。嘉靖二十三年,寇由宣府膳房堡
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。在今河北省西北部。上游桑干河源出自山西省北部管涔山,东北流至河北怀来县境称永定河,东南流经北京市西部,至天津市入海河。即古㶟水。《清一统志·顺天府二》:永定河“以河流
俗称大庙。在今四川峨眉市城北四里飞来岗上。创建年代不详。现存建筑为宋、元时期遗物。内有北宋淳化四年(993)重修庙记和元泰定四年(1327)重修东岳庙记碑。殿正面檐柱三开间,长18.28米, 内柱分成
在今四川江津市东北珞璜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江津县: 珞黄山 “在县东六十里。下有珞黄镇。《巴中记》 谓之东穷峡”。
在今四川松潘县西毛儿盖乡(上八寨)西南阿俄村。清雍正四年(1726)置毛革阿根寨土千户。
一作罗 卜驿。元至元二十三年 (1286)置,在今新疆若羌县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 “立罗不、怯台、阇鄽、斡端等驿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