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黄县

黄县

①秦置,属胶东郡。治所即今山东龙口市城关镇东南二十五里黄城集。《汉书·主父偃传》: 秦欲攻匈奴,“使天下飞刍挽粟,起于黄、腄、琅邪负海之郡,转输北河,率三十钟而致一石”。黄即黄县。西汉属东莱郡。东汉为东莱郡治。西晋属东莱国。北魏属东牟郡。北齐属长广郡,天保七年 (556) 移今山东龙口市东城关镇。隋属东莱郡。唐属莱州,神龙三年 (707) 并入蓬莱县。先天元年 (712) 复置,属登州。明属登州府。民国初属山东胶东道。1925年属东海道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1986年迁治龙口,改设龙口市。

②北魏置,属东晋寿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境。后废。

③隋开皇六年 (586) 分济阴县置,属曹州。治所在今山东曹县西十里。十八年 (598) 改蒙泽县。


古旧县名。秦置,治今山东省龙口市石良镇北黄城集,属胶东郡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二十八年(前219年)东巡,“乃并勃海以东,过黄、腄”,即此。西汉属东莱郡。东汉及三国魏为东莱郡治。西晋至南朝宋属东莱国或东莱郡。北魏、东魏属东牟郡。北齐天保七年(556年)移治今龙口市东黄城镇。属长广郡。隋属莱州。唐神龙三年(707年)改为蓬莱县。先天元年(712年)复析蓬莱县置。属登州。宋、金、元因袭不改。明、清属登州府。1949年县城曾辟为特区。1950年即撤销,仍归入黄县。1958年并入蓬莱县,1961年复置。1986年改设龙口市,迁治龙口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陌城

    又名石头城、酒城、坛城。在今江苏吴江市北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74引 《吴地记》 曰: “坛塘,一名陌城。夫差十二年,既杀子胥,后悔之,与群臣临江作塘,创设祭奠,百姓因以立庙。”

  • 雷首山

    在今山西西南部,黄河与涑水河、沁河间。《尚书· 禹贡》: “壶口雷首,至于太岳。” 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 “舜耕历山。” 《正义》 引 《括地志》: “蒲州河东县雷首山,一名中条山,亦名历山,亦名首阳

  • 灯架山

    在今广西崇左县北四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崇善县:灯架山“高耸尖秀,望之巍然”。

  • 沔阳府

    元至元十五年(1278)改复州路置,治所在玉沙县(今湖北仙桃市西南沔城镇)。辖境约当今湖北仙桃、天门、洪湖三市。明洪武九年(1376)降为沔阳州。元至元十五年(1278年)改复州路置,治玉沙县(今湖北

  • 临颍县

    西汉置,属颍川郡。治所在今河南临颍县北十四里固厢乡。隋大业四年 (608) 移治今临颍县。唐属许州。北宋属颍昌府。金属许州。清属许州直隶州。民国初属河南开封道。1927年直属河南省。(1)古县名。西汉

  • 太平镇

    ①即今吉林梅河口市东北太平河村。清光绪《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》海龙厅图:北有太平河。②北宋置,属涟水县。在今江苏涟水县北。③北宋置,属仙游县。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南枫亭镇。④在今江西永修县艾城西北。《元丰

  • 斋郎水

    在今贵州桐梓县北。为桐梓河源之一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72播州宣慰司: 斋郎水 “在宣慰司(今遵义市) 北二百里。源出蒿芰里楚米坡,经小溪里入泸州合江,会蜀江。古有苗斋郎者居此,因名”。

  • 诺真水汊

    相当今内蒙古自治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帝割达城 “又东北至诺真水汊”。

  • 牛眠山

    在今安徽潜山县西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6潜山县:牛眠山在“县北七十里。以形似名。近有牛眠寨,为据险处。《志》云:山麓有金镜潭甚深,又北三里曰水吼岭,控天堂之胜”。

  • 栖东县

    1941年3月山东革命根据地由栖霞县东部析置,治马连冢 (今山东栖霞县东北马陵冢)。1953年7月撤销,并入栖霞县。旧县名。又称栖东行署区(县级)。山东抗日根据地设。1941年由栖霞县东部析置。以位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