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黄龙镇

黄龙镇

①在今河北永年县 (临洺关) 东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光化三年 (900),李克用将李嗣昭拔洺州,朱全忠遣其将蕾从周 “自邺县渡漳水,营于黄龙镇”。即此。

②即今湖北蒲圻市北黄龙镇。清道光 《蒲圻县志》 卷 4 《乡里》: 北乡,“黄龙团,距城十五里。……有镇在黄龙山下”。

③北宋置,属彭山县。在今四川双流县南黄佛乡境。


(1)古镇名。唐置,在今河北省永年县西南。光化三年(900年),朱全忠将葛从周救洺州,自邺县渡漳水,营于黄龙镇,即此。(2)今镇名。(1)在安徽省怀宁县西部。面积27.2平方千米。人口2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龙舌,人口2400。因有黄土岗形似黄龙吐舌,故名。1949年为黄龙、杨林、小畈等乡。1958年属龙泉公社,1961年析置黄龙公社。1984年改为黄龙乡,1992年置黄龙镇。主产稻、油菜籽。竹席编织兴盛。有建材、化工、包装等厂和建筑公司。212省道公路经此。古迹有新石器时代和商代文化遗址。(2)在江西省大余县中部、章江上游。面积92平方千米。人口1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龙圩,人口230。传晋许旌阳得悉孽龙在丫山造海,欲淹生灵,即往除之,孽龙在此变为黄龙,故以此神话传说名黄龙圩。1949年属二区,1958年设双峰公社,1959年改黄龙公社,1984年改乡,1995年设镇。产稻、花生、油菜籽、茶叶、柑橘等。为县毛竹生产基地。大龙山富钨矿藏。有钨矿、农具厂、建筑业等。323国道经此。古迹有丫山灵岩寺。(3)在湖北省襄樊市襄阳区东南部。面积152平方千米。人口4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龙垱,人口5980。据传早年附近一深潭中有黑黄两龙相斗,黄龙胜,故名。1949年属黄龙区。1956年属峪山区,1958年属峪山公社,1961年复改区。1975年改公社,1984年置镇。淳河经境。主产稻、小麦、棉花,盛产芝麻。有建材、化肥、农机、食品加工等厂。为县东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襄洪、双黄公路经此。(4)在湖北省十堰市张湾区西北部。面积126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龙滩,人口6790。1969年为黄龙公社,1984年置镇。堵河、犟河沿为河谷平地。主产蔬菜、小麦、稻,特产茶叶、柑橘、板栗、龙须草等。有水电、建材、化工、机电、水产品等厂。为鄂西北土特产品集散地。襄渝铁路、老白公路经此,堵河通航。游览地有黄龙滩水库水上乐园。(5)在湖南省新宁县中部。面积222.9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龙,人口2000。地以桥名。1949年属四和乡,1950年建黄龙乡。1958年属和平公社,1961年为黄龙公社。1983年改乡,1985年建镇。1995年横铺乡并入。主产稻,并产柑橘、脐橙、茶叶、花生。多杉、桐、楠竹。有印刷、竹木加工、副食品加工等厂和水电站。为县北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邵新公路经此。(6)在湖南省株洲县南部。面积72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祖福桥,人口2420。境内有黄龙桥,镇因桥名。1949年为湘潭县天台乡。1956年设黄龙乡,后改公社。1959年划入株洲市郊区,1965年划归株洲县。1984年复乡,1994年置镇。主产稻、竹木,人工造林3400公顷,有“人工林海”之称。产沙金。有水泥、石灰、林木加工、农机等厂。株衡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新场堡

    一名癡岩。在今湖南凤凰县南五十五里。清严如熤 《苗疆险要考》 谓新场城在 “大山峡中,地势平夷”。

  • 星显水

    即今吉林延吉市境之布尔哈通河。源出哈尔巴岭,东南流会海兰江、嘎呀河,又南入图门江。《金史·世纪》: 三年 (1097),“跋忒杀跋葛。使太祖率师伐跋忒,跋忒亡去,追及,杀之星显水”。即此。即今吉林省延

  • 上桑植司

    即上桑植长官司。元置,治所疑在今湖南桑植县西南上洞街。

  • 佛山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南海县。即今广东佛山市。明嘉靖时移五斗口巡司治此,清已为全国四大镇之一。1912年移南海县治此。1949年改为佛山市。向为交通孔道,商业繁盛,旧为我国四大镇之一。②即今黑龙江省嘉荫县东南保

  • 木马砦

    五代前蜀置,属普安县。在今四川剑阁县东南九十里木马岭。《资治通鉴》:后唐长兴元年(930),石敬塘前锋拔剑州,“董璋自阆州将两川兵屯木马砦”。即此。

  • 灵凤台

    又称灵台。后赵时建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北城北部九华宫内。《十六国春秋·后赵录》:“起灵凤台九殿于显阳,后选召百官州郡民女以充之。后庭服绮縠玩珍奇者万余人,内置女官十八等,教宫人星占及马步射。置女太

  • 白音胡硕

    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中旗白音胡硕镇。清初以来为科尔沁右翼中旗驻地。“白音胡硕”系蒙古语,白音意为“美丽富饶”,胡硕意为“山形似犁铧”。

  • 荆湖北道宣慰司

    元初置,属河南江北等处中书省。治所在荆南府路 (后改中兴路,治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)。辖境相当今湖北大悟、孝感以西,桐柏山、荆山以南,长江以北地区。元至正二十四年 (1364) 并入湖广行省。

  • 管界

    在今广西防城港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4钦州: “管界巡司在州西百八十里。本名时休峒。永乐中改置巡司,嘉靖中没于交阯,寻复来归。”清雍正十二年 (1734) 移治龙门 (今钦州市南龙门港镇)。乾隆

  • 微水

    即今湖南岳阳县北新墙河,注入洞庭湖。《水经》: 湘水 “又北过下隽县西,微水从东来流注”。郦道元注: “湘水左则沅水注之,谓之横房口,东对微湖,世或谓之麋湖也。右属微水,即经所谓微水经下隽者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