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风峒
在今湖南桂东县西南,湘赣边界附近。南宋嘉定元年 (1208)、二年 (1209) 以罗世传、李元砺为首的瑶、汉饥民先后在此起义。
在今湖南桂东县西南,湘赣边界附近。南宋嘉定元年 (1208)、二年 (1209) 以罗世传、李元砺为首的瑶、汉饥民先后在此起义。
系南朝宋白水侨县之误。在今四川彭州市西北。
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)改平远府置,属大定府。治所即今贵州织金县。1913年改为平远县。清康熙二十二年(1683年)降平远府置,治今贵州省织金县。属大定府。为散州。1913年废州为平远县。
即八渡河。在今陕西略阳县城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略阳县:一百八渡河“自巩昌府徽州界流入境,下流合嘉陵江。明初,徐达下秦州,遂南出一百八渡河,由略阳入绵州,是也”。
在今四川宜宾市东六十里李庄镇。《旧唐书·地理志》 南溪县:“后周于废郡置南武戍。隋改为龙源戍。”
科尔沁别部。明代博地达喇幼子阿敏分领一部,号曰扎赉特。游牧地在今内蒙古绰尔河流域。明末,阿敏子蒙衮随科尔沁台吉奥巴归附后金,赐号达尔汉和硕齐。清顺治五年(1648)其子色稜为扎萨克固山贝子,编为扎赉特
一作春水镇。即今河南泌阳县北春水乡。清道光 《泌阳县志》 卷1 《村镇》: “春水街铺,城东北九十里。”
唐方镇名。至德元年 (756) 置,治所在潞州 (今山西长治市),领潞、泽、邢、洺、磁五州,相当今山西沁县沁水以东地区及河北巨鹿、丘县以西至太行山。大历后改为昭义军。唐方镇名。至德元载(756年)置,
即建州卫、建州左卫和建州右卫的合称。明正统间,驻地均在赫图阿拉城 (今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老城)。
①在今河北秦皇岛市西侧。源出抚宁县东北,于秦皇岛市西注入渤海。《清一统志·永平府一》:汤河“源出汤泉寺山,南流经海阳店,又南经秦皇岛入海”。②即今辽宁辽阳县东之汤河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汤河“在辽
①即今河北磁水。《寰宇记》 卷60无极县:资河 “从镇州九门县东北界,资河水入无极界,东南入滹沱河”。即此。②在今湖南省中部。南源夫夷水出广西资源县南,西源赦水出城步苗族自治县北,在邵阳县汇合后,北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