齐基郡
南朝梁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齐基县(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四十五里徐渡乡杜家墩子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都江堰市南部地。北周天和四年(569)废。
南朝齐置,治齐基县(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)。辖境约当今四川省都江堰市。北周天和四年(569年)废。
南朝梁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齐基县(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四十五里徐渡乡杜家墩子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都江堰市南部地。北周天和四年(569)废。
南朝齐置,治齐基县(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)。辖境约当今四川省都江堰市。北周天和四年(569年)废。
唐、五代、两宋、元及明初对今西藏地方的汉译称,亦是对当时藏族聚居地区的泛称。藏语称西藏地方为“番”,或说即《后汉书·西羌传》所称之“发”羌故地。《大唐西域记》卷4等唐初史籍译称“吐(土)蕃 (番)”,
即今四川南充县北金台镇。民国《南充县志》 卷1: 金台场 “在治北四十五里金台坝上。兴市于嘉庆乙卯。铺户九十余家,为北区第二大镇”。
①即今安徽凤台县西南夏集乡。清光绪《凤台县志》卷1:双桥集“距县四十里”。②即今安徽寿县西南双桥镇。1912年《安徽省全图》:寿县西有双桥集。
清道光二年 (1822) 置,属兴安府。治所即今陕西岚皋县。1913年改砖坪县。
即汉阳山。在今四川剑阁县北里。《寰宇记》 卷84普安县: 故垒山 “在州北。按 《益州记》云: 姜维拒钟会有故垒,其山峭壁,下临绝涧,即此也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6隆庆府: 故垒山 “在普安县北二十里
浙江等处行中书省的简称。元至正二十六年 (1366) 朱元璋置,洪武九年 (1376) 改浙江承宣布政使司。
在今北京市西城区前海西街。原是清乾隆时满族大学士和珅的住宅。嘉庆四年 (1719) 和珅被抄家,府第入官,以后又辗转落入恭亲王奕訢之手,故称恭王府。府内分府邸和花园两部分。府邸西部为“天香庭院”,中路
旧称崇爻、奇莱。即今台湾省花莲县花莲市。清同治十年(1874)沈葆桢南北路开山奏摺始有花莲港之名。日本占领期间设花莲港街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改为县辖市。在台湾省本岛东岸、花莲市东郊。面临太平洋。
在今河南商水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7商水县:北池湖,“《志》云:在县北十五里。汇上游诸水而成,方四十里。又东合于颍水”。
即今河南沁阳市北丹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河内县:“有丹水,开元十一年更名怀水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