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勒县
西汉置,属敦煌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一百五里破城子。《元和志》卷40寿昌县:龙勒县“因山为名”。北魏于此置寿昌郡。北周废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湖附近。属敦煌郡。因县东南龙勒山得名。北魏为寿昌郡治。北周废入鸣沙县。
西汉置,属敦煌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南一百五里破城子。《元和志》卷40寿昌县:龙勒县“因山为名”。北魏于此置寿昌郡。北周废。
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甘肃省敦煌市西南湖附近。属敦煌郡。因县东南龙勒山得名。北魏为寿昌郡治。北周废入鸣沙县。
在辽宁南黄海中。即今辽宁长海县大长山岛,县治在岛上四块石镇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:大长山岛“去(金州卫)城三百里”。又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大长山岛“在宁海县(今大连市金州区)东一百五十里。又东南十里有
①在今辽宁灯塔县东南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辽阳:石城山在“城东北五十二里。上有古城石垒”。民国《奉天通志》卷75辽阳县:石城山在“城东北五十七里。有古石城。……俗呼岩州城,因以名村。城址及城中点将台犹存”
即今山西晋城市东南柳树口乡。《清一统志·泽州府》: 柳树店 “在凤台县 (今晋城市) 东南八十里。一名柳树隘。路通河南怀庆府清华镇。明初置巡司,后裁”。
北魏皇兴三年(469)置,治所在今山西朔州市西南。古县名。北魏皇兴三年(469年)置,治今山西省朔州市西南。属朔州。后废。
北宋熙宁四年(1071)废戎城县置,属苍梧县。即今广西苍梧县。明为戎墟镇。
即今河北邯郸市北输元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5邯郸县: “输鼋河在县西北二十里。或云,洺河支流也。其水秋夏之交,散注田畴,或抵城下,与沁水同流。相传元至正间有龙鼋斗于泽中,龙胜而鼋负,因名。”
清雍正十年 (1871) 析饶平县之隆、深二澳,福建诏安县之云、青二澳地,设南澳厅,属潮州府。治所在南澳镇 (今广东南澳县东北深澳镇)。1912年改为南澳县。清雍正十年(1732年)以饶平县隆、深二澳
即今青海曲麻莱县北黄河源西北布尔汗布达山。《晋书·乞伏炽磐载记》:隆安二年(398),炽盘令其安东木奕于率骑七千讨吐谷浑树洛干于塞上,“洛干奔保白兰山而死”。即此。古山名。即今青海省黄河源西北布尔汗布
即今江西上高县西南田心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4:上高县西有田心。
一作古县。即今福建长乐市南古槐镇。唐武德六年(623)于此置新宁县,旋改名长乐县。上元元年(760)迁吴航,故此地称古县。后以该地种槐树为城,因而又称古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