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尾坡
一作龙尾陂。在今陕西岐山县东二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中和元年(881),黄巢遣其将尚让、王播寇凤翔,为唐弘夫“大败于龙尾陂”。《寰宇记》卷30:唐武德七年(624),岐山县“移理龙尾城”。皆即此。清设龙尾镇,后废。
又作龙尾堡。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。唐以前曾于此置驿、堡。东晋义熙十一年(415年),后秦姚弼败擒夏赫连建于此。唐中和元年(881年)黄巢将尚让、王播等攻凤翔,被凤翔节度使郑畋战败于此。
一作龙尾陂。在今陕西岐山县东二十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中和元年(881),黄巢遣其将尚让、王播寇凤翔,为唐弘夫“大败于龙尾陂”。《寰宇记》卷30:唐武德七年(624),岐山县“移理龙尾城”。皆即此。清设龙尾镇,后废。
又作龙尾堡。在今陕西省岐山县东。唐以前曾于此置驿、堡。东晋义熙十一年(415年),后秦姚弼败擒夏赫连建于此。唐中和元年(881年)黄巢将尚让、王播等攻凤翔,被凤翔节度使郑畋战败于此。
即今湖北咸丰县西北八十六里活龙坪镇。清设把总驻守。
在今河南鲁山县西九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汝州直隶州》:吴大岭“亦名没大岭,沙河所出,即滍水也”。
①战国秦孝公置,治所在今陕西眉县东四十里渭水南岸。秦属内史。西汉属右扶风。东汉永平八年 (65) 移治故斄城 (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杨林区永安村)。晋属始平郡。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(446) 废。北周建德三
①南朝梁大通二年(528)置,属巴山郡。治所在今江西丰城市东二十五里。隋开皇十二年(592)移治今丰城市东南二十里石滩乡故县村。仁寿初改名丰城县。②清雍正九年(1731)以永丰县改名,属广信府。治所即
明洪武十九年 (1386) 置,属永宁州。治所在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十二顶营司。清以后废。明洪武十九年(1386年)置,治今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顶营。属永宁州。清属安顺府。后废。
春秋楚邑。有东西二不羹,一在今河南舞阳西北沙河入汝水处;一在襄城县东南二十里汝水北岸。《左传》:昭公十一年(前531),“楚子城陈、蔡、不羹”。杜注:“襄城县东南有不羹城,定陵西北有不羹亭。”又十二年
在今湖南汨罗市西北汨罗江中。《水经·湘水注》: “汨水又西为屈潭,即汨罗渊也,屈原怀沙自沈于此,故渊潭以屈为名。”在今湖南省汨罗市西北汨罗江中。《水经注·湘水》:“汨水又西为屈潭,即汨罗渊也。屈原怀沙
在今江苏南京市下关东北,即长江之南支。一名南京河。清嘉庆 《江宁府志》 卷9: “江水自大胜关以下,中隔大洲,故南江曰草鞋夹,至黄天荡,洲尽江合。”
①在今浙江武义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金华府一》:书台山“在武义县西三里。相传唐舒元舆读书于此”。②在今四川资阳市南。《清一统志·资州》:书台山“在资阳县南五里。相传汉王褒读书处”。
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11海州东海县:小鬲山“在县北六十里。田横避汉所居之山也。其山三面绝壁,皆百余仞,惟东南一道略容行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