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今湖南津市市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0澧州: 药山 “在澧阳县南八十里。昔多芍药,故名”。明 《寰宇通志》 卷57常德府: 药山 “唐僧惟俨道场。刺史李翱曾访之”。
即今陕西府谷县北府镇。1937—1949年陕甘宁革命根据地在此置河府县。
即今广东深圳市宝安区南鞋洲。明 《郑和航海图》 东莞所南海中有翁鞋山。古岛屿名。即今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南海中鞋州。
即今山东青州市东南郑母镇。1948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益临县治此。
即今广东增城市南增江西岸石滩镇。明万历《广东通志》卷16:增城县有“石滩墟”。
即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东南二百里曲龙。“冲龙”藏语意为鹏沟。清乾隆《西域同文志》卷18载:“西番(藏)语:冲谓鹏。隆亦岭也。城旁岭像如鹏,故名。”
即今福建连江县境之连江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6连江县: 连江 “一名岱江”。
宋大理置,属秀山郡。在今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西南勐拉坝子。
旧名小溪。即今浙江鄞县西南鄞江镇。清光绪 《鄞县志》 卷2 《市镇》: 鄞江桥街 “距城五十五里”。
北魏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即今河南南阳市。北周将宛县省入改为上宛县。古县名。北魏置,治今河南省南阳市。属南阳郡。北周并宛县入上陌,改名上宛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