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龙门峡

龙门峡

①在今福建长汀县东北龙门。《清一统志·汀州府》:龙门峡“在长汀县东北四十里。地名含前。石洞盘屈深邃,中开一峡,峡中有溪。乡人贸竹木者,俱从此出”。

②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南桂江中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7平乐县:龙门峡在“府东南百余里府江中。今名松林峡。冬月水小,极险恶。稍东南为龙头矶”。

③即龙门山。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2嘉定府:龙门山“在峨眉县西十里,分两崖峭峙,其形如削,仰视青天,才余一罅”。南宋范成大《吴船录》卷上:“冒雨以游龙门,竭蹶数里,歘至一处,涧溪自两山石门中涌出,是为龙门峡也。……及至龙门,则双溪又在下风,盖天下峡泉之胜,当以龙门为第一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密云 (雲) 后 (後) 卫

    在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古北口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密云县: 密云后卫 “在县东北百二十里,即古北口也。有城,周四里有奇,雄踞山颠,至为险峻。洪武十一年置守御千户所于此。三十年,改建今卫”。

  • 松坪

    在今四川汉源县东南皇木镇。《明史· 四川土司传一》: 万历十九年 (1591),黎州安抚马祥无后,祥 “姪土舍居松坪者,遂兴兵攻城,夺印,番众乘机剽掠”。清康熙四十三年 (1704) 置松坪土千户。《

  • 金牛镇

    ①北宋置,属庐江县。即今安徽庐江县西北四十四里金牛镇。②北宋置,属武昌县。即今湖北大冶市西南七十里金牛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6武昌县: 金牛镇 “在县南百二十里。其地有金牛堆,亦曰金

  • 白莆堰

    在今江苏如皋市东南五十里白蒲镇附近。《宋史·河渠七》:“绍兴初,以金兵蹂践淮南,犹未退师。四年,诏烧毁扬州湾头港口闸、泰州姜堰、通州白莆堰。”

  • 松林店

    即今河北涿州市西南松林店镇。清同治《涿州志》 卷2集市: 城西有松林店。

  • 紫陵县

    ①北周改华陵县置,属监利郡。治所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江陵县故城东。隋属南郡。唐初废。②唐武德三年 (620) 置,属怀州。治所在今河南沁阳市西北三十二里紫陵镇。四年 (621)废。古县名。北周置,治今

  • 马连冢

    即今山东栖霞县东北臧家庄镇西南马陵冢。1941—1953年山东革命根据地置栖东县治此。

  • 靖海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七年 (1394) 置,属潮州卫。在今广东惠来县东南靖海镇。清康熙九年(1670) 以海门营左营守备驻守。明洪武二十七年(1394年)置,治今广东省惠来县东靖海。清康熙九年(1670年)设海

  • 任村镇

    即今河南林州市北任村镇。1940—1946年为林北县驻地。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豫北办事处驻此。在河南省林州市北部。面积185平方千米。人口4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任村,人口 5290。元至正年间任姓从

  • 闸河

    明、清会通河的别名。会通河地势中间隆起,加之河道东西两岸地势多有起伏,水源不足,故元代在沿线设闸,分段启闭,递相灌输,以利通航。明末全河建闸五十一座,清乾隆时有闸四十九座。河道多河闸,故名。明、清会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