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上林令

上林令

官名。西汉置,秩六百石。初隶少府,武帝元鼎二年(前115)后改归水衡都尉。掌上林苑中禽兽宫馆之事,有八丞二十尉。东汉以来改置“上林苑令”,亦或省称上林令。南朝梁、陈复置,隶司农卿,管理苑囿园池。北齐不置令,唯置“上林部丞”,隶司农寺钩盾署。隋、唐皆置,为司农寺上林署长官,管理园囿池沼,种植蔬果,冬季藏冰,以供宫廷、百官、朝会、祭祀所需。隋员三人,从八品; 唐员二人,从七品下。北宋初唯存空名,后省。金朝复置,居提点上林署下,隶尚书省工部,从六品。参见“上林苑令”“上林署”。


官名,西汉置,属水衡都尉,掌上林,属官有八丞十二尉,分掌苑中禽兽、宫馆、禁卫治安等。汉武帝元鼎二年初置水衡都尉,掌上林苑,有五丞。属官有上林、均输、御羞等九官令丞,上林有八丞十二尉。王莽改水衡都尉曰予虞,于是上林令又属予虞。东汉时废水衡都尉,并其职于少府,仍置上林令、丞、尉。丞为令之佐,尉掌禁卫治安。三国曹魏和西晋沿置,后废。南朝宋复置上林令丞,梁置上林令,北齐置上林丞。隋唐置上林署,有令丞,掌修置苑中林果蔬菜等,供朝会、祭祀、尚食用,兼掌藏冰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水衡都尉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·少府》、《历代职官表·内务府·奉宸苑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郡大夫

    官名。战国楚置。掌一郡行政的长官。《鹖冠子·王铁》: “十县为郡,有大夫守焉”,“郡大夫不以时循行教诲,受闻虽实,有所遗脱,不悉以教柱国,谓之乱郡,其诛郡大夫无赦”。官名。官名。春秋时期郡、县并设之时

  • 左右奉裕卫

    东宫警卫机构。唐龙朔二年(公元66 2年)改左右内率府为左右奉裕卫,咸亨元年(公元670)复旧。

  • 阿达哈哈番

    爵名。清初九等世爵之第六等。乾隆元年 (1736) 定汉文名为“轻车都尉”。为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五等封爵之下四级世职的第一级。分为三等,叙正三品。爵位名。清朝的爵位分公、侯、伯、子、男、轻车都尉、骑都

  • 羽林郎

    官名。西汉武帝初置羽林骑,掌宿卫送从。宣帝令中郎将骑都尉监羽林,谓之羽林中郎将,领郎百人,谓之羽林郎。选送汉阳、陇西、安定、北地、上郡、西河六郡良家子补。本武帝以便马从猎,还宿殿陛岩下室中,又号岩郎,

  • 御正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之。天官府御正中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《隋书·刘行本传》:“(周)武帝亲总万机,转御正中士,兼领起居注。”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废。

  • 详定敕令所

    官署名。北宋徽宗大观(1107—1110)中置,负责编修诸路敕令格式,其属有详定官、删定官。南宋绍兴三十二年(1162),孝宗即位后又置,负责裒集高宗朝诏旨。

  • 胞人丞

    官名。秦置,属少府。入汉因之,为胞人长副贰,掌屠宰之事。东汉省。官名,西汉置,属少府,为胞人长之副,佐长掌宰割者。胞,通庖。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上·少府》、《后汉书·百官志三·少府》。

  • 弹曲

    官名。三国吴置,属司直中郎将,佐其监察群臣。《三国志·孙皓传》裴松之注引《江表传》: “(司直中郎将张) 俶表立弹曲二十人,专纠司不法,于是爱恶相攻,互相谤告,弹曲承言,收系囹圄,所讼失理,狱以贿成。

  • 理藩院当月处

    清理藩院内部机构。掌收受在京各衙门发来文书。内阁传抄事件,亦由当月处抄出交各司核办,并典守本院印信。本处无额设职官,由各司郎中、员外郎、主事轮流管理。

  • 司骑参军

    官名。即司骑参军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