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上林苑监

上林苑监

官署名。明洪武二十五年(1392)议开上林苑,太祖朱元璋因其有妨民业而止。永乐五年(1407)始设于北京,为正五品衙门。置左、右监正各一人,左、右监副各一人,左、右监丞各一人。下设良牧,蕃育、嘉蔬、林衡、川衡、冰鉴及典察前后左右等十署。洪熙(1425)中,併为蕃育、嘉蔬二署。宣德十年(1435)定良牧、蕃育、林衡、嘉蔬四署,分置典署一人,署丞一人,录事一人。掌所辖苑地,东至白河,西至西山,南至武清(今属河北),北至居庸关,西南至浑河(今永定河),督种植畜养之事,以供祭祀、宾客、宫府之用。正德(1506—1521)置监督内臣九十九人。嘉靖元年(1522)革八十人,并革蕃育、嘉蔬二典署,林衡、嘉蔬二录事。


官署名。明置,掌苑囿、园池、牲畜、树种等事。其主官为左右监正、左右监副、左右监丞。其属有典簿厅、良牧署、蕃育署、林衡署、嘉蔬署,各典署一人、署丞一人、录事一人。见《明史·职官三·上林苑监》,参看《历代职官简释·上林苑监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三护军府副护军

    官名。同“左一护军府副护军”。

  • 出职法

    宋代吏人授官的一项规定。即“年劳补官法”,见该条。

  • 六参官

    唐朝称五品以上的武官等为六参官。唐制,武官五品以上及折冲当番者,五日一朝,号称六参官,因其一月朝参六次。唐制,武官五品以上及折冲当番者,五日一朝参,号称六参官。意谓每月六次朝见皇帝。

  • 京卫指挥同知

    武官名。明置, 见“京卫”。

  • 祗应司大使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祗应司长官,从五品,掌王府、寺观修缮、妆銮、油漆、裱褙等事。见《元史·百官六》,参看“祗应司”条。官名。元置,为祗应司的主官,见“祗应司”。

  • 辽东煎盐提举司

    官署名。明朝设置于辽东地区,掌食盐生产、运销之政。设提举,正七品,同提举,正八品,副提举,正九品,及各盐场盐课司、各盐仓大使、副使等职。

  • 建威大将军

    杂号将军名,东汉置,凡将军皆掌征伐。《后汉书·光武帝纪》:“大将军耿弇为建威大将军,偏将军盖延为虎牙大将军。”武官名。东汉置,掌征伐。景弇曾任此职,见《东汉会要·职官一》。

  • 画局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秩从八品。设于世祖至元十五年(1278),隶诸路金玉人匠总管府,掌描造诸色样制。置大使一员。

  • 委署步军校

    官名。清朝八旗步军营之低级武官。额定满洲四十人、蒙古、汉军各十六人,共七十二人。从六品,职同“步军校”。

  • 尚酝局

    官署名。北宋徽宗崇宁二年(1103)置,为殿中省六尚局之一,掌供奉御用酒醴之事。设典御二人,奉御四人,监门二人,酒人十五人,酒工五十人,掌库二人,库典五人,局史三人,书吏二人。钦宗靖康元年(112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