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下士

下士

①爵名。周朝官制士一级爵位的最低等。《礼记·主制》: “诸侯之上大夫卿、下大夫、上士、中士、下士,凡五等。”“诸侯之下士,视上农夫,禄足以代其耕也。中士倍下士,上士倍中士、下大夫倍上士,卿四大夫禄。”②新莽官秩名。《汉书·王莽传》始建国元年(后9): “更名秩百石曰庶士,三百石曰下士。”③官称。西魏、北周置。天官、地官等六府及下属诸司皆置,多为佐贰官。依职掌不同,各冠以所属官署之名,如“典庖下士”、“宫门下士”等。正一命。详见各条。④清末新建陆军中之低级官员。可充任陆军部及所属各司处之“录事”,从九品。宣统元年(1909),修正陆军官制,其马、步、炮、工、辎、警察各队及军需、军医、测绘、军乐等部门皆设此职。


官名,周天子和诸侯都置,士又分上中下三级,位在大夫下,府上。大夫为世族,不在选举之内;士为乡兴贤能,由选举产生。《周礼·天官·冢宰》:“乃立天官冢宰,使帅其属,而掌邦治,以佐王均邦国。治官之属,大宰卿一人,小宰中大夫二人,宰夫下大夫四人,上士八人,中士十有(又)六人,旅下士三十有二人,府六人,史十有二人,胥十有二人,徒百有二十人。”王莽时指三百石俸的官员。《汉书·王莽传中》:“更名秩百石曰庶士,三百石曰下士,四百石曰中士,五百石曰命士。”

猜你喜欢

  • 专门教育司

    官署名。北洋政府设置,属教育部。依照民国元年(公元1912年)官制,其所掌为:一、大学校;二、高等专门学校;三、和以上相等的各种学校;四、外国留学生;五、历数;六、博士会;七、国语统一事项;八、医士、

  • 司鬯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、北周春官府典祀中大夫司鬯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斡官长丞

    官名。汉代大司农的属官有斡官长及丞,主管盐铁的税收。后来兼管均输及酒的专卖事务。斡官汉初属少府,因少府掌山泽之税,盐铁税收正是山泽之所出。中间一度属主爵中尉,情况不详。汉武帝时盐铁之税改归大司农掌管,

  • 太子友

    官名。十六国前凉置,掌辅翊太子。郭荷曾任此职。

  • 威漠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。武帝天监七年(508)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四班,拟轻车将军等号; 大通三年(529)定制后,仍拟轻车将军等号。

  • 粘竿处二等侍卫

    官名。清朝尚虞备用处之职官。额定三人,正四品。掌翊卫扈从事。

  • 鸿胪寺左少卿

    官名。明朝鸿胪寺副长官。分左、右,各一人,从五品,佐寺卿掌朝会、宾客、吉凶礼仪之事。建文(1399—1402)时曾升为正五品,成祖即位,复旧制。

  • 中等司

    西夏第三等官衙。包括大恒历院、都转运司、陈告司、都磨堪司、审刑司、群牧司、农田司、受纳司、边境监军司、宫前侍司、磨堪军案殿前司、鸣沙军、史算院、养贤务、租税务、回夷务、医人院、华阳县、泾原县、五原郡、

  • 六曹参军

    官名合称。唐朝州府功、仓、户、兵、法、士等六曹参军事合称。宋朝为州府士、户、仪、兵、刑、工等六曹参军事合称。

  • 林衡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仿《周礼》林衡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虞部下大夫属官,掌巡视林麓,严禁随意砍伐,下设林衡下士以佐其职。正二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