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中央研究院

中央研究院

官署名。民国十七年成立,为全国最高科学研究机关,直属国民政府,以研究为宗旨,实行研究,并指导全国科学研究,奖励研究事业。设院长一人,总理院务,下设总办事处主持行政,分物理、化学、工程、地质、天文、气象、历史、语言、社会科学等研究所;自然历史博物馆。各研究所设所长、组主任、研究员、助理研究员、研究生。


全国最高学术研究机关。国民党政府于民国十六年(公元1927年)设置,隶于大学院,次年十一月九日公布《中央研究院组织法》,改隶国民政府。其任务除实行科学研究外,并指导、联络、奖励学术的研究。设院长一人,综理全院行政事宜,总干事一人,受院长的指导,执行全院行政事宜;其办公之处称总办事处,分设文书、会计、庶务、出版品国际交流四处,以干事三至五人分掌之。本院直辖研究机关,规定设物理、化学、工程、地质、天文、气象、历史语言、国文学、考古学、心理学、教育、社会科学、动物、植物十四个研究所,实际上至民国二十二年(公元1933年)仅成立物理、化学、工程、地质、天文、气象、历史语言七个研究所。中央研究院得设评议会,为全国最高学术评议机关,以院长聘任的国内专门学者组织之。中央研究院评议会实际上于民国二十四年(公元1935年)始行成立。民国三十七年(公元1948年)国民政府改组为总统府时,本院直隶于总统府。参见“中央研究院评议会”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巾车

    官名。春秋置。车官之长,掌公车政令、器物。《左传·襄公三十一年》: “车马有所,宾从有代,巾车脂辖。”杜预注: “巾车,主车之官。”《仪礼·大射》: “遂命量人,巾车张三侯。”郑玄注: “巾车,于天子

  • 北部长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尚书省北部曹属官,一说为次官,与下大夫不并置。《魏书·陆俟传》:“(陆叡)为北征都督,拜北部长,转尚书。”孝文帝太和 (477—499) 改制时废。

  • 司寤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有司寤氏下士二人,掌夜间警戒。北周依《周礼》之制置司寤中士,正二命;司寤下士,正一命。属秋官府布宪中大夫

  • 三服之官

    官名,又称服官、三服官,掌献三服。《后汉书·马援传》:“元帝置服官。”注:“前书音义曰:齐国旧有三服之官,春献冠帻縰为首服,纨素为冬服,轻绡为夏服。元帝节省,故罢之。”参看“三服官”条。

  • 堂占

    官制用语。宋朝官员注授差遣的一种方式。即选人事先占射政事堂所掌握差遣窠阙。神宗时罢。宋代官员注授差遣方式之一。即由选人事先占射归政事堂拟注的差遣窠阙。

  • 契丹军

    元代辽东的乡军之一,不出戍其他地方。

  • 鹰房

    即“鹰坊”。

  • 上造

    爵名。战国秦置,为二十等爵第二级。秦汉因之,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颜师古注:“造,成也,言有成命于上也。”北魏沿置。爵名,秦汉两朝二十级爵的第二级为上造。“造”是“成”的意思,言有成命于上。《汉书·百官

  • 公府度支曹

    公府诸曹之一。度支指财赋的统计和支调。东晋初。晋元帝镇东丞相府置度支曹,设度支参军以掌理曹事。

  • 留营司马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中刘备置,以赵云为之,统领留守荆州军营事务。官名,三国刘备置,掌荆州留营事。《三国志·蜀书·关张马黄赵传》:“先主入蜀,云留荆州。”注:“云别传曰:先主入益州,云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