主案
吏名。元朝官署中起草案牍的人员,为吏员的助手,也是吏员来源之一。
见习吏名。元置,掌管起草案牍,是吏员的助手,经一定年限可升为吏。
吏名。元朝官署中起草案牍的人员,为吏员的助手,也是吏员来源之一。
见习吏名。元置,掌管起草案牍,是吏员的助手,经一定年限可升为吏。
官名。北魏宣武帝征蜀时置,权任甚重。《魏书·世宗纪》: “诏司徒高肇为大将军、平蜀大都督,步骑十万西伐。”
见“都史”。
官名。西周置。地位及职掌不详。
官制用语。唐宋时宰相于宣政殿奏对退班后,待制官、御史台左右巡官等皆得引对,以其次于宰相之后而得对奏于皇帝,故谓次对。
官名。明永乐元年 (1403)置。见“兵曹清吏司”。
杂任职名。唐于秘书省置十人,东宫崇文馆与司经局各置二人,掌装潢事务。
官名。宋置,见“督运三班使臣”。
服饰名。亦称顶珠。清朝官服之一。冠顶圆球形,上饰诸色宝石及东珠,顶球下部有管可插翎枝崇德元年(1636)初定冠制,顺治二年(1645)渐成定制,乾隆五年(1740)略作更动,用以分等第: 自亲王至文武
文书名。即奏折之抄件。详“奏折”。
将军名号。新莽末更始政权置,时有柱天大将军李通,见《后汉书·刘玄传》。杂号将军名,凡将军皆掌征伐。《后汉书·刘玄刘盆子列传》:“柱天大将军李通为西平王。”《后汉书·宗室四王三侯列传》:“尤、茂弃军走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