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九豆和官

九豆和官

官名。北魏置。《南齐书·魏虏传》:“又置九豆和官,宫城三里内民户籍不属诸军戍者,悉属之。”此系南朝人对北魏鲜卑语官名的音译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① 即国。大国曰邦。《广雅·释诂四》:“邦,国也。”《周礼·天官·大宰》:“以佐王治邦国。”郑玄注:“大曰邦,小曰国。”②诸侯封土。《诗经·大雅·抑》孔颖达疏:“邦国,谓畿外诸侯。”③分封。邦与封通。

  • 通政使司知事

    官名。明清设置,属通政使司,与经历分掌出纳文移。

  • 判太常寺

    官名。宋初太常寺卿为寄禄官,置判太常寺,为太常寺的长官,无固定员额,以两制以上充任。元丰改制始正名,以太常寺卿为太常寺的长官。

  • 省商务局

    官署名。清末置于各省,掌关于商务事项。

  • 直翰林医官局

    见“翰林医官院”。

  • 山阳部丞

    官名。北齐司农寺山阳部长官,属典农署。官名。北齐典农署令所属,掌管山阳屯田耕种事物。山阳,地名。

  • 鹿鸣苑

    官署名。明成祖永乐五年(1407)置,北京苑马寺六监二十四苑之一。属涿鹿监。设圉长一人,从九品,下分各群,设群长,掌牧养马匹、以备军需。十八年并入太仆寺。参见“涿鹿监”。

  • 讨越中郎将

    官名。东汉献帝建安(196—220)中孙权置。领兵,掌讨伐山越。见《三国志·蒋钦传》。官名,东汉献帝年间孙权置,掌领兵讨伐山越。《三国志·吴书·蒋钦传》:“徙讨越中郎将,以经拘、昭阳为奉邑。”

  • 奚六部大王

    即“奚王”。

  • 吏曹清吏司郎中

    官名。明永乐元年(1403)置。见“吏曹清吏司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