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京卫

京卫

明代军事组织。包括上直二十六卫,五军都督府所属三十三卫以及非亲军而不隶都督府者十五卫。上直二十六卫是锦衣卫、旗手卫、金吾前卫、金吾后卫、羽林左卫、羽林右卫、府军卫、府军左卫、府军右卫、府军前卫、府军后卫、虎贲左卫,以上十二卫,洪武中置;金吾左卫、金吾右卫、羽林前卫、燕山左卫、燕山右卫、燕山前卫、大兴左卫、济阳卫、济州卫、通州卫,以上十卫,永乐中置;腾骧左卫、腾骧右卫、武骧左卫、武骧右卫,以上四卫,宣德八年置。五军都督府所属三十三卫,分属五军。其中隶于左军都督府者有留守左卫、镇南卫、骁骑右卫,龙虎卫、沈阳左卫、沈阳右卫;隶于右军都督府者有留守右卫、虎贲右卫、武德卫;隶于中军都督所者有留守中卫、神策卫、应天卫、和阳卫以及牧马千户所、蕃牧千户所;隶于前军都督府者有留守前卫、龙骧卫、豹韬卫;隶于后军都督府者有留守后卫、鹰扬卫、兴武卫、大宁中卫、大宁前卫、会州卫、富裕卫、宽河卫、神武左卫、忠义右卫、忠义后卫、义勇右卫、义勇前卫、义勇后卫、武成中卫、蔚州左卫。非亲卫而不隶于都督府之十五卫是武功中卫、武功左卫、武功右卫(以上三卫系工匠,隶于工部), 永清左卫、永清右卫、彭城卫、长陵卫、献陵卫、景陵卫、裕陵卫、茂陵卫、泰陵卫、康陵卫、永陵卫、昭陵卫。各京营置指挥使一人,秩正三品;指挥同知二人,秩从三品;指挥佥事四人,秩正四品;镇抚司镇抚二人,秩从五品;经历司经历秩从七品、知事秩正八品,吏目秩从九品,仓大使、副使各一人,所辖千户所多寡不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王

    一代王朝。《史记·太史公自序》:“孔子之时,上无明君,下不得任用,故作《春秋》,垂空文以断礼义,当一王之法。”

  • 呈文

    文书名。上行文。始于宋,时称“呈状”,以后历代均有。清朝沿用,改称呈文。凡织造、关监督行文户部,提督、总兵行文兵部,道府以下直接行文六部,布政使、按察使行文军机处,六科行文都察院,六部各司对堂官均用之

  • 司商

    官名。西周置。掌赐族受姓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司商协民姓。”韦昭注:“司商,掌赐族受姓之官。”官名。掌赐族授姓。《国语·周语上》:“夫古者不料民而知其少多,司民协孤终,司商协民姓,司徒协旅,司寇协奸,

  • 编译司

    官署名。南京临时政府置,属外交部,设司长、佥事、主事、录事等员,掌编译之事。北洋政府时废。

  • 五监

    官署合称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指少府监、长秋监、将作监、国子监、都水监。唐朝改长秋监为内侍省,增置军器监,仍合为五监。隋唐与宋中央官署中诸监的合称。隋炀帝分太府寺设少府监,改内侍省为长秋监,国子寺

  • 守旅

    官名。崇祯十七年 (1644) 三月,李自成农民军进入北京后改守备而置。职掌仍因袭明朝旧制。

  • 爽酋

    官名。南诏官,与弥勤、勤齐掌赋税。

  • 南女直详稳司

    即“南女直汤河司”。

  • 选部尚书

    官名。东汉灵帝末由吏曹尚书改名,掌选任官吏,秩六百石,隶尚书台。魏、晋改名吏部尚书。北魏前期或置选部尚书,或置吏部尚书,孝文帝时定置吏部尚书。参见“吏部尚书”。官名,汉灵帝置,为选部长官,掌选举官吏事

  • 安左将军

    官名。南朝梁置,为八安将军之一,只授予在京都任职的官员。武帝天监七年 (508)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,为重号将军; 大通三年(529)改定官制后,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一班。陈沿置,拟三品,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