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关税特别会议委员会

关税特别会议委员会

外交部直属机构。民国十四年 (公元1925年)“五·卅”惨案发生后,全国反帝运动迅速展开,各帝国主义国家为了缓和反帝情绪,同意在北京召开关税特别会议。八月二十九月北洋政府公布《关税特别会议委员会章程》,九月八日正式成立关税特别会议委员会,额定委员十二人,其中外交财政农商交通四部总长、税务处督办、全国烟酒事务署督办为当然委员,另由政府就外交和财政方面有资望的大员中派充六人,临时执政再在其中选派出席关税特别会议的全权代表六人。委员会设秘书长一人,分置总务、会务、议案三处分理各项事务。但由于各国全无诚意,又值直奉战争发生,借口时间关系拖延下来。次年七月十四日重新公布《关税特别会议委员会组织章程》,扩大编制,分置总务、会务、议案、交际、庶务五处,其余同前。由于北洋政府一再改组,同日重派委员和出席的全权代表。但北洋政府又为解决其财政困难,想迁就各国只加二点五附税的办法,来促成会议的开成,不惜断送人民迫切要求的关税自主。各地人民纷纷反对,广州国民政府也一再发布反对宣言,予以揭露,会议遂无形中停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卿相

    春秋战国时丞相别称。《商君书·赏刑》:“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,有不从王令、犯国禁、乱上制者,罪死不赦。”卿和相的合称,泛指执政的大官。《史记·孙子吴起列传》:“(起)与其母诀,啮臂而盟曰:起不为卿相

  • 左千牛卫大将军

    官名。唐高宗龙朔二年(662) 改左奉宸卫而置,一员,正三品。德宗贞元二年(786)添置上将军前为左千牛卫长官。掌侍卫宫禁及供御兵器仪仗,皇帝受朝之日,领备身左右升殿列侍,亲射则率属以从。宋朝置为环卫

  • 右詹事

    官名。①西汉承秦制置詹事,管理太后、皇后宫事务,成帝时省并大长秋。哀帝即位,复置,分左、右,为恭皇太后、恭皇后宫中总管。后罢。②北魏前期置太子左、右詹事,分掌东宫事务,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职员令

  • 群牧司

    官署名。北宋真宗咸平三年(1000)置,掌国马饲养之事。设群牧制置使,以枢密使或副使兼领; 同群牧制置使,以曾历中书、枢密院及使相、宣徽使、节传使者充任; 群牧使,以两省以上官充任; 同群牧使,以待制

  • 招抚司

    官署名。金末战时机构。掌招集离散,安集遗黎。宣宗兴定五年(1221)二月,置司于单州,以安集河北遗黎。罢怀州行元帅府,置怀州招抚司,受中京行枢密院节制。天兴元年(1232)十月,哀宗以户部侍郎刁璧总招

  • 大内令

    官名。汉景帝时置,与大农令为平行的官,详见“都内令丞” 。

  • 四门助教

    官名。北齐始置,协助四门博士教授四门学生,员二十人。隋初沿置,员五人,从九品,文帝开皇十三年(593)罢。唐国子监四门馆置三至六人,从八品上,职掌如故。学管名,清朝置,三人,正八品上,掌佐博士教授学生

  • 都官掾史

    州吏名。北齐司州置,地位在都官从事之下,所掌则同。参见“都官从事”。

  • 太子内坊局

    官署名。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(739)移太子内坊隶内侍省,称局,改长官典内为令,掌东宫阁内及宫人粮廪之事。设丞,又有典直四员,主仪式导引、通传劳问、纠察非违、察出纳; 另有坊事、导客舍人、阁帅、内阍人、

  • 南武库令

    官名。南朝梁、陈分“武库令”置,为南武库署长官。梁一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