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内常侍

内常侍

宦官名。隋朝内侍省置二员,正五品上;炀帝大业三年(607)改名内承奉,隶长秋监。唐高祖武德四年(621)复名内常侍,置六员,通判内侍省事,正五品下。宋朝为内侍官,神宗元丰(1078—1085)改制后班序在内殿崇班下、太史局正上; 南宋高宗绍兴(1131—1162)以后班序在修武郎下、少府监丞上,正八品。


官名。属内侍省,隋唐皆置。 《新唐书·百官二·内侍省》:“内常侍六人,正五品下,通判省事。”参看《隋书·百官下·内侍省》、 《通典·职官九·内侍省》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蒙古房

    官署名。清朝内阁所属之办事机构。掌翻译蒙、回、藏各部文字的本章、庆贺表文; 缮写皇帝颁发给各部的诰、敕、碑文及武英殿蒙文书签及各体印文等; 负责内阁大库及皇史宬所藏蒙文实录、圣训的编号记档和管理。设侍

  • 管勾往来国信

    见“国信所”。

  • 官伐

    官职、门第。《后汉书·郑玄传》:“玄笑曰:仲尼之门,考以四科,回、赐之徒,不称官伐。”《新唐书·张说传》:“儒以道相高,不以官伐为先后。”

  • 车部曹

    官署名。西晋置。为尚书省三十五郎曹之一。设郎。或说属驾部尚书。东晋罢。

  • 考工令

    官名。汉武帝太初元年 (前104) 更名考工室令置,属少府。新莽更名共工。东汉仍称考工,转属太仆。秩六百石,有丞二人。主作器械,以兵器为主,成则上交执金吾入武库; 兼作青铜器、漆器及织绶诸事。西汉时下

  • 贴写中书

    官名。清朝内阁属官。掌缮写之事。额设四十六人,满洲四十人,蒙古六人。

  • 典翰

    杂任职名。唐于左春坊内直局置,员额八人,掌东宫几案、翰墨。

  • 内阁阁丞

    官名。清末责任内阁之属官。宣统三年(1911)四月设责任内阁。始置。一人,简任。掌承总理大臣之命管理阁务。有事故时,由承宣厅长代理。

  • 教授

    官名。宋朝东宫、大宗正司、诸王宫、府皆置,为皇侄、皇孙讲授经学。国子监所领武学、律学亦置。后或改名博士。又,仁宗庆历四年(1044)令诸州、军、监各立学,置教授训导考核诸生。南宋初罢,旋复置。西夏置于

  • 司农寺丞

    见“司农丞”。官名。唐制司农寺在卿、少卿之下有丞,其职与少卿无甚区别,历代沿置,明代废。参见“司农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