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军帅

军帅

官名。太平天国军中及地方之职官。起义之初即设,每军一人。负责平时训练及战时督战。以前、后、左、中、右及一至十九之数编次系衔,如前一军军帅、后六军军帅等。另有职同军帅,恩赏军帅,数不可考。地方则以一万三千一百五十六家为一军,设军帅一人为乡官。未设监军之州县,设总军帅。由地方推选,专司一军民事、赋役和征兵之事,然不如军中位尊。


太平天国前期军中正职官。官等为第十二等,为军的长官。按前后左右中各一至十九编排,自前一军军帅至中十九军军帅,共九十五人。女营亦设有军帅,按前后左右中各一至八编排,自前一军军帅至中八军军帅, 共四十人。乡官中亦有军帅,其编制与军中正职官的军帅相同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一人

    指天子、君主、皇帝。《荀子·富国》:“故百技所成,所以养一人也。”王先谦注:“一人,君上也。”《尚书·太甲下》:“一人元良,万邦一贞。”传:“一人,天子。”

  • 奉舆

    杂任职名。唐置。《唐六典》作奉辇,属尚辇局,掌奉供御舆辇,员额十五人。

  • 记档太监

    官名。清朝内奏事处中任职之太监。额设四人。详见“奏事处”。

  • 邑尊

    清朝知县之尊称。县民对县令的敬称。

  • 旌节

    周朝使臣所持作为通行凭证的符节。《周礼·地官·掌节》: “道路用旌节。”唐代符节的一种。参见“节”。

  • 王府管领

    官名。清置,亲王府四人,郡王府三人,秩正六品。掌王府文移及遣委之事。

  • 十壮将军

    壮武、壮勇、壮烈、壮猛、壮锐、壮盛、壮毅、壮志、壮意、壮力等十号将军的合称。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(525)置,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九班。陈沿置,唯改壮盛为壮威将军,拟六品,比秩千石。十位带“壮”字的杂

  • 宰相别称。揆,有筹度、管理意,宰相综理百事,故称。《晋书·礼志》: “桓温居揆,政由己出。”参见“百揆”。

  • 泉府下士

    官名。西魏,北周地官府司市下大夫泉府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豆腐衙

    太平天国所设百工衙之一,主磨制豆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