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军师

军师

官名。①西周至春秋已置,为军中高级参谋幕僚之职。《吕氏春秋·贵因》: “天雨,日夜不休,武王疾行不辍。军师皆谏曰: ‘卒病,请休之。’”汉朝如刘秀、隗嚣军中皆设,非常制。东汉末曹操置为丞相府高级幕僚,有中、前、后、左、右军师及军师祭酒等名目,分掌军国选举、刑狱法制、军务等,遂定置,地位在长史之上。三国皆置。魏大司马、大将军、三公、诸征镇将军等府皆置,主管军务,五品。蜀亦属丞相府,有军师祭酒,中、前、后军师等名目,典掌军政,兼负监军之任,位在监军之上。魏延曾以征西大将军兼前军师。吴有军师、副军师、左右军师,不隶相府,地位甚高,或以丞相、左右大司马兼任。西晋避司马师讳,改名“军司”,诸军府皆置,职掌监军。②太平天国总理军政之官。位次于天王,职权极重,实际负责天国军政之管理。初分正、又正、副、又副四员,以杨秀清、萧朝贵、冯云山、韦昌辉为之。1851年永安封王后,各王仍保留军师原衔。石达开出走后,洪秀全曾自任军师,总理朝政。1859年洪仁玕以精忠军师辅政。后期成为荣誉职衔,石达开、李秀成、陈玉成等皆得封此,比王爵为重。


官名。1、掌军国选举、刑狱、监督等(见《通典·职官十一·监军》)。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明诏军师,爱士大夫。”。《后汉书·孝献帝纪》:“二十二年夏六月,丞相军师华歆为御史大夫。”

2、职如谋士,参议军谋。《后汉书·隗嚣传》:“嚣既立,遣使聘请平陵人方望,以为军师。”又《后汉书·邓禹传》:“于是以韩歆为军师,李文、李春、程虑为祭酒。”

3、总理军政的官,太平天国置。据《天命诏旨书》记载辛开元年封杨秀清为左辅正军师,萧朝贵为右弼正军师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阏氏

    汉时匈奴国君单于的正妻称阏氏,相当汉族的皇后。《汉书·匈奴传上》:“阏氏生少子。”注:“师古曰:阏氏,匈奴皇后号也。”《汉书·韩王信传》:“匈奴围上,上乃使人厚遗瘀氏。阏氏说冒顿曰:今得汉地,犹不能居

  • 典艹下士

    官名。 西魏, 北周冬官府司金中大夫典矿中士佐官,正一命。

  • 宣抚司

    官署名。南宋高宗建炎四年(1130),始于秦州置川陕京西湖北路宣抚处置使司,简称宣抚司,以张浚为宣抚处置使,许以便宜行事,询访民间疾苦。绍兴元年(1131),以淮南守臣多阙,又于淮南置司。二年,又于扬

  • 芽茶科

    官署名。清朝礼部主客清吏司所属机构,分办本司事务。

  • 清册

    文书名。① 即“青册”。② 明细之账册。如清朝各州县所管之仓库皆造四柱清册,记录旧管、新收、现存、开支等项目,以便查核。

  • 北面御帐官

    辽朝北面官类名。辽掌宫帐宿卫、警戒巡查、供御会朝等官衙统称为御帐官。主要有侍卫司,北、南护卫府、奉宸司、三班院、宿卫司、宿直司、硬寨司、皇太子惕隐司等。辽国的御帐,类似汉族的皇宫,御帐官,类似汉族皇宫

  • 集贤院

    官署名。唐玄宗开元十三年(725),改丽正殿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,简称集贤院,掌修书之事,置学士,以宰相及侍从官兼。宋初沿置,掌收藏、校勘典籍。与史馆、昭文馆合称三馆。设集贤殿大学士,由宰相兼; 集贤院

  • 弓局

    官署名。元朝置。秩从七品,隶武备寺军器人匠提举司军器人匠局下,掌制造弓弩。置院长或大使、副使。

  • 归义中郎将

    官名。北魏置,职掌不详。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从五品下,二十三年复次职令,未载。

  • 安南大将军

    官名。西晋置,安南将军资深者得为此职,职掌同安南将军。二品,禄赐与“特进”同。历代皆不常置。南朝宋二品,梁、陈时皆较安南将军进一阶。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(493)定为二品上,北魏时还曾任仇池氐杨集始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