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卫尉

卫尉

官名。①战国秦始置,西汉沿置,秩中二千石,列位九卿。景帝曾改名中大夫令,后元年(前143)复故。掌皇帝所居未央宫禁卫,主管宫门屯驻卫士,专司昼夜巡警和检查出入者之门籍。亦称未央卫尉。有丞一员。属官有公车司马、卫士、旅贲三令丞,诸屯卫候司马二十二官等。京城外建章、甘泉等行宫亦或置,冠宫名,置属官。新莽改名大卫。东汉复旧名,唯置一员,总领南、北宫卫士令丞,又辖左右都候、诸宫掖门司马。三国因之,魏三品。西晋兼管武库、冶铸,领江北冶令三十九员,南北东西诸督冶掾,三品。东晋省,间亦作为赠官。南朝宋复置,三品,专掌宫禁及京城防卫。梁、陈及北朝称“卫尉卿”。②太后三卿之一。两汉魏晋南北朝皆置,掌太后宫禁。皆冠太后宫名为官号,位略同于九卿。隋朝省。金朝复置,掌太后两宫官属。中宫别置“卫尉司”,以“中卫尉”主之。皆从三品。


官名,秦汉两朝皆有此官,掌宫门屯卫兵,汉景帝初更名中大夫令。有丞,属官有公车司马令丞,卫士令丞,旅贲令丞,又有屯候、司马二十二官。长乐卫尉、建章卫尉、甘泉卫尉各掌其宫屯卫兵,不常置(见《汉书·百官公卿表》)。东汉卫尉,掌宫门卫士和宫内巡察。其长官卫尉卿,俸中二千石,其次为丞,俸比千石。其属官有公车司马令,南宫卫士令,北宫卫士令,左右都候,宫掖门司马等(见《后汉书·百官志》)。三国魏置,三品。西晋沿置,兼管武库、冶铸,三品。东晋省,有时作为赠官。南朝宋复置,三品,掌宫禁及京城防卫。梁、陈及北朝称卫尉卿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宦游

    外出求官;做官。《史记·司马相如列传》:“长卿久宦游不遂。”

  • 北衙十军

    唐代的禁军。龙朔二年(公元662年)置左右羽林军,其后又续置左右龙武军、左右神武军、左右神策军、左右神威军,合称北衙十军。

  • 判内侍省事

    官名。为宋初内侍省的长官。见“内侍省”。

  • 织染局使

    官名。元置,为织染局长官。详“织染局”条。

  • 五伯

    五伯即五霸,指齐桓公、晋文公、宋襄公、秦穆公、楚庄王。伯,古读霸,通霸。《汉书·晁错传》:“臣闻五伯不及其臣,故属之以国,任之以事。”

  • 中军大将军

    官名。三国魏文帝黄初 (220—226)中置,曹真自上军大将军、都督中外诸军事、假节钺转拜此。地位显要,不常置。二品。晋朝不开府者仍为二品,其禄与特进同。如开府,则位从公,进为一品,食俸、置官属皆从诸

  • 式道中候

    官名。西汉置,属执金吾。秩六百石,有丞。皇帝车驾出,掌清道;还,持麾至宫门,宫门乃开。东汉省。官名,车驾出时掌清道,还时持麾至宫门,宫门乃开。详“式道候”条。

  • 都水从事

    官名。晋朝诸州置,属刺史。州分职吏名。晋代置,据《晋书·职官志》记载,诸州各置都水从事一人,徐州则置淮海从事,凉州为河津从事,均掌水利之事。

  • 行政法院

    官署名。民国时设.掌理全国行政诉讼审判事务,属司法院。设院长一人,总理院务。官署名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属司法院,为全国行政诉讼审判机关,掌理全国行政诉讼审判事务,以纠正人民对于官署所提起行政上的违法处分

  • 十九州

    西晋行政区划。晋初承魏旧制有司隶、兖、豫、冀、青、徐、幽、并、雍、凉、荆、扬、益、梁十四州,太始五年(公元269年)析雍、凉、梁三州之七郡置秦州,太始七年(公元271年)析益州置宁州,咸宁二年(公元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