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农司

司农司

官署名。金宣宗兴定六年 (1222)改劝农司置。职掌劝课天下农耕,兼巡视监察、采访公事。正二品。设大司农一员为长官,下设司农卿三员、司农少卿三员、知事二员。后又于各地置行司农司,各设卿、少卿,巡察各地,监察升黜官吏。元世祖至元七年(1270)亦置,掌农桑、水利、学校、饥荒之政,分派劝农官及知水利者巡行郡邑,察举勤惰。设卿,官五员。旋改“大司农司”。元末朱元璋吴元年(1367)复置,设卿、少卿、丞,辖庸田署令、典簿、司计等属官。明洪武元年 (1368) 罢,三年复置,开治所于河南,设卿一员、少卿二员、丞四员,主簿、录事各二员。四年又罢,其职掌归户部。


官署名。金兴定六年(公元1222年)改劝农使司置,兼采访公事。设大司农一人,正二品;卿三人,正四品;少卿三人,正五品;知事二人,正七品。下属机构有行司农司。元至元七年(公元1270年)亦置司农司,同年十二月改为“大司农司”,详见该条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陕西司

    官署名。即“陕西清吏司”。

  • 国王

    1、秦以前天子称王、或国王,如文王、武王等。2、战国时期诸侯国的最高统治者,如秦王、赵王、燕王、韩王、楚王、齐王、魏王等。3、西汉时,诸皇子封王,有封国,称国王。如齐王、吴王、楚王、赵王、代王。凡王而

  • 稷仓中士、下士

    官名。北周地官府司仓中大夫所属有稷仓中士,正二命;稷仓下士,正一命。掌黍的收藏。《周礼》无此官。

  • 宗士

    官名。北魏宣武帝永平四年(511)改宗子羽林置。由宗室子弟充任,在宫内值勤。由尚书计其本秩资集,叙从七品以下,从八品以上官职。

  • 尚书右司郎中

    官名。唐初置,高宗龙朔二年(662)改右承务郎,咸亨元年 (670) 夏旧称。员一人,从五品,掌受付诸司之事,举正稽违。如缺官,则以左司郎中兼行其职。北宋前期,用为文臣叙迁之阶,不领本职,为五品寄禄官

  • 约禄

    求取爵禄。《商君书·修权》: “夫废法度而好私议,则奸臣鬻权以约禄。”

  • 知大理卿事

    官名。北宋神宗元丰元年(1078)置,掌大理寺狱。五年新官制行,改为大理卿。

  • 雕工中士

    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(556)置,北周沿置。冬官府司金中大夫属官,正二命。下设雕工下士以佐其职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罢。

  • 武翼都尉

    散阶称号。清朝武职从三品之封赠。初,武职中属绿营者从三品封怀远将军,乾隆二十年(1755)改武翼大夫;属八旗者从三品封通议大夫。三十二年,统一为武翼大夫。五十一年,改此称,遂为定制。官名。清代官制,武

  • 豁你赤

    即“火你赤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