官名。西汉置,《史记·仓公列传》记齐国有北宫司空,为主后宫罪人之宫。
官署名。清政府在平定太平天国之后设于各省,以抚绥流亡、营造宫衙为其目的。
官制用语。地方长官任期满限,称更满。《魏书·韦阆传》: “(韦崇) 出为乡郡太守,更满应代,吏民诣阙乞留,复延三年。在郡九年,转司徒谘议。”
官名。辽朝北面官,北、南护卫府官员,各设左、右护卫司,以护卫太保领之。
官名,金朝置,从七品,佐令掌宫廷修饬洒扫、启闭门户、铺设毡席之事。见《金史·百官一》。
即“虎牙将军”。唐朝人因避讳,于所修史书中改名。武官名。晋与北齐置,即“虎牙将军”,见该条。
官名。北洋政府置于蒙藏院与东省特别区法院,掌翻译事务。
官名统称。即集贤院学士、集贤殿学士、集贤殿大学士。唐玄宗开元十三年(725)始置集贤殿书院学士,以授宰相及其他侍从官。代宗大历(766—779)中,改为集贤殿学士,宰相带者则加“大”字。五代或为集贤殿
见“额驸”。
即“尚书右选”。尚书右选郎中的简称。见“尚书右选郎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