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宪中大夫

司宪中大夫
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置,北周沿置。秋官府司宪司长官,员二人,佐大司寇卿制订刑法,并依据刑法决定罪犯刑罚轻重。下设司宪上士、司宪中士、司宪旅下士以佐其职。北周武帝建德二年(573)省。宣帝即位后,复置。正五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 (581)罢。


官名。《周礼》秋官之属有士师下大夫四人,主管听察狱讼之事,并掌理大司寇官府中的政令。北周依《周礼》之制,于秋官府置司宪中大夫二人,正五命。任此职者,见《周书·令狐整传》:“孝闵帝践阼, 拜司宪中大夫,处法平允,为当时所称。”属官有司宪上士二人,正三命;司宪中士,正二命;司宪旅下士八人,正一命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左领军卫

    禁卫军指挥机构。唐朝十六卫之一,高祖武德五年(622)改左御卫置,设大将军一员、将军二员。掌宫禁宿卫,大朝会则被青甲铠、弓箭刀楯旗等,为左厢仪仗,次立左威卫之下,凡分兵主守,则知皇城西面助铺及京城、苑

  • 北平坛庙管理所

    内政部直属机构。国民党政府设置,掌清王朝遗留的北平诸坛庙管理事务。

  • 至灵

    分见“右至灵”、“左至灵”。

  • 广积库

    官库名。明置,掌净盆焰硝、熟硫黄,备盔甲厂等处成造火药,凡京营春秋操演,均取给于此。以掌库一人为主官。

  • 燕南河北道提刑按察司

    官署名。元朝地方监察机构。设于世祖至元十二年(1275),置司真定(今河北正定) ,监治真定、保定、顺德、广平、彰德、大名、怀庆、卫辉、河间等路。二十四年,移司于大名路。二十八年,改肃政廉访司。

  • 知镇

    官名。宋代诸州管下人烟繁盛处置镇,与县同级,设监官或知镇主管,掌火禁或兼酒税之事。金沿设知镇,秩从七品,其下设公使人均与县同,惟按户口多寡酌置司吏。

  • 三州都巡检使

    官名。宋朝沿边溪峒有都巡检使。南宋时于海南琼管及归、峡、荆门等处,置水陆都巡检使或三州都巡检使,控制溪峒。

  • 阶序

    官阶的等级顺序。《汉书·诸侯王表》:“因母后之权,假伊周之称,颛作威福庙堂之上,不降阶序而运天下。”

  • 府兼理司法行政长官

    唐始以特殊的州改称为府,有三京府、援三京府建制的六府以及都督府。三京府与援京府建制的六府长官称为尹,都督府的长官为都督,均兼理司法。佐理司法的属官有法曹参军事与户曹参军事,前者佐理刑事,后者佐理民事;

  • 节度掌书记

    官名。唐朝后期置,为节度使属官,掌朝觐聘问慰荐祭祀祈祝之文及号令升纳之事。宋初沿置。太祖乾德二年(964),令两使留后奏荐历两任有文学者充任。太宗太平兴国六年 (977),命有出身人充任。后逐渐成为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