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古代官职>司门下大夫

司门下大夫

官名。西魏恭帝三年 (556) 置,北周沿置。地官府司门司长官,掌边境关门,京都城门及皇宫宫门的启闭,并发放过所 (通行凭证) 。下设小司门上士以佐其职,领掌节中士、宫门中士、城门中士、司关中士等官属。正四命。隋文帝开皇元年(581) 罢。


官名。《周礼》地官之属有司门下大夫二人,上士四人,中士八人,下士十六人,掌守王城之十二门。北周地官府所属有司门下大夫,正四命。掌与《周礼》的司门相同。任此职者见《周书·侯莫陈崇传》:弟凯,“六官建,授司门下大夫。孝闵帝践阼,拜工部中大夫。”副职为小司门上士,正三命;所属有掌节中士、下士,宫门中士、下士,城门中士、下士、司关中士、下士。

猜你喜欢

  • 加黄钺

    君主授予臣下权力的方式之一。《旧唐书·高祖纪》载:“隋帝诏加高祖假黄钺、使持节、大都督内外诸军事。”持节大都督为隋代沿魏晋南北朝之制,而加黄钺则专杀戮,其权极大,已非寻常人臣之职。

  • 兵杖局

    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。掌造军器。主官有掌印太监一人,下设提督军器库太监一人,管理、佥书、掌司、写字、监工无固定员额。所属机构有火药司。

  • 省事吏

    吏员名。晋置,属尚书省。参见“郡省事”。

  • 铠甲署

    官署名。隋炀帝大业三年(607)置,掌制作铠甲等,隶少府监,不久废除。

  • 鼎元

    明清时状元别称之一。因居鼎甲之首而得名。

  • 官名。又称“伶人”。乐官。春秋置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 “问之伶州鸠。”韦昭注: “伶,司乐官。”参见“伶官”。乐官。《国语·周语下》:“问之伶州鸠。”注:“伶,司乐官。”

  • 右监丞

    官名。明朝上林苑监置左、右各一人,正七品。因本监左、右监正,左、右监副不常置,故往往署职,掌监事。此外,明初,内府神宫监、尚宝监、内官监等宦官衙门也曾置,左、右各一人,正五品,后革。

  • 枢密院直学士

    官名。五代后唐庄宗同光元年(923)由崇政院直学士(直崇政院)改名,选有改术文学者为之。

  • 主客

    ①官名。战国齐置,掌迎送接待宾客。《史记·滑稽列传》: “(齐威王)以(淳于)髠为诸侯主客。”张守节正义: “今鸿胪卿也。”秦、汉时匈奴亦置。《史记·匈奴列传》:“郭吉既至匈奴,匈奴主客问所使。”韦昭

  • 汾祠署令

    官名。即汾祠令。